信譽,對楊猛來說很重要,雖然他也很想將一些事兒告訴巴夏禮,但是,說了就是違約,在簽約之前的關鍵期,楊猛是不會犯也不敢犯低級的錯誤。
“那楊部堂能否說一下,我國的資金是否還在?”
巴夏禮也知道如今港島的軍力奈何不了廣州,楊部堂的拒絕在他的預料之中,但事情要弄明白,有些時候並不需要泄密的。
“這個嘛……無可奉告!”
什麼是情報,稍一猶豫就是情報,楊部堂一猶豫,巴夏禮就知道壞事兒了,這樣的事情,有些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
政府資金一事,巴夏禮也是碰巧遇上了,不然以他的身份地位,是接觸不到這些秘辛的。
“楊部堂,資金的流向……”
猶豫了一下,在帝國利益與自身利益之間,巴夏禮果斷的選擇了前者,畢竟他是一國公使麼!
“無可奉告!巴夏禮公使,五國船廠簽約在即,本部堂勸你還是不要多生事端為妙,寶靈就是前車之鑒。
巴夏禮公使,十分熟悉我大清的狀況,相比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話,您清楚是什麼意思。
寶靈總督的事兒本部堂也聽說了,在五國船廠之事上,您與寶靈的立場應該是一樣的,寶靈總督因何猝死,巴夏禮公使想必已經有所覺悟了。
如今五國船廠的大局已定,所不同的隻是參股的金額而已,貴國在此事之上已經死了一個總督了,再饒上一個公使,也很容易,如今港島的兵力有限,貴國自顧不暇,巴夏禮公使還是要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一旦,巴夏禮公使被卷入此事之中,生死存亡也是某些人一念之間的事兒,與其斤斤計較,不若難得糊塗。
港島和廣州的事物已經極為棘手了,巴夏禮公使何必執著於寶靈的生死和資金的歸屬呢?此事自有高人擔憂,糊塗一些未嚐不是明哲保身之舉。”
依舊是設身處地的為巴夏禮著想,這巴夏禮與寶靈還有所不同,楊猛的許多話,巴夏禮是知道其中深意的,作為一個中國通,許多寓言、俗語巴夏禮都是明白其中含義的。
“楊部堂,我若是阻撓呢?”
五國船廠是帝國的一大禍患,在巴夏禮看來,即便是丟了龐大的國家資產,這五國船廠簽約的事情,也要攪黃了。
“嗬嗬……螳臂擋車、自尋死路而已,寶靈之死疑團重重,貴國的政客們,貌似正等著代罪羔羊呢!
五國船廠之事,沒有三五十艘戰艦,一兩萬精兵,是不可能阻止的,大灣、虎門兩炮台,足以保證簽約順利了。
除去軍事手段,其他手段,對五國船廠的影響並不是很大,雖說草約失卻之事,寶靈猝死之事,對先期的投資有所影響,但英美法德,還是有信任本部堂的商人的,五國船廠先期募資五千餘萬兩,即使折半,也是一筆足以引發國與國之間戰爭的財富,阻撓,怕是你死的也快!
具體如何抉擇,是巴夏禮公使的私事,但本部堂勸你,還是不要參與這場醜聞為妙!
不送了!”
巴夏禮踩著輕飄飄的步子,走出了楊猛的衙門,楊部堂說的不錯,寶靈鬧出的醜聞,迷霧太重,政客、寶靈、楊部堂、五國船廠,這一團黑幕,恐怕不是他這個公使可以隨便參與的,若是正當的國家利益,巴夏禮或許會爭一爭,但參與這樣的醜聞之中,巴夏禮不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