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格局(上)(1 / 3)

“後路?三爺,可有大難?”

在丁泰辰的眼中,雲貴川藏、東南半島與印度才是楊家的後路,謀奪社稷,雖說人人都想著執掌神器穩坐龍椅,可曆朝曆代,能坐江山的隻有一家,失敗的那些都做了荒墳野塚之中的枯骨。

勢大不一定能取得天下,楚霸王、魏武王,哪個又不是雄才大略的,若是涉及到了後路,這事兒做的!

“或許吧?有些時候總要未雨綢繆的,此次派遣勞工,咱們的人出去可不是為奴為婢的,而是為了宣揚儒教,這裏麵的枝節,你清楚嗎?”

篡清滅清,反掌之事而已,但要坐穩了江山卻極不容易,將來難免要出不肖之人,楊猛可沒有逆來順受的意思,將一部分勢力散布海外,即使國內有人奪了他的權位,有了海外的勢力支撐,將來未嚐不能東山再起。

“儒教?三爺,您不是在遏製儒教嗎?為何要讓咱們的人去海外做這個事情呢?難道要借鑒洋夷的法子,在海外謀興替?”

自家三爺可是不尊儒教的,如今來了這麼一出,實在是出人意料之外,這事兒不問明白了,丁泰辰這邊的許多事情都不好做。

“非也!拉攏附屬而已!泰辰,洋夷海外傳教,你是怎麼看的?”

說這話,也不是白費,如今楊家對外的掌舵人就是丁泰辰,有些東西,楊猛也該給他透露一些了,被動的英吉利勢必是要反擊的,將來大戰一起。自己或許就不會想這些了。

“拉攏當地百姓便於他們經商而已!”

對此丁泰辰不是很在意。洋教也就那麼回事兒了。與佛道兩家沒什麼本質的不同,這東西在他看來沒多大用。

“淺薄!泰辰你說,咱們的五國船廠是幹什麼的?”

楊猛斥了丁泰辰一句之後,也不解釋,隻是問起了五國船廠的事情。

“三爺不是說要下百年棋嗎?難道洋夷與咱們的謀算一樣,想要借助洋教下百年之棋?”

丁泰辰知道這是三爺要指點自己了,順著三爺的思路,他也說出了一個看法。對於這看法的見解有多深,恐怕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參看西北之局勢,想必那個教派的教義,泰辰你是清楚的吧?佛道二教已現頹勢,雖說朝廷依舊崇佛,但除了藏邊,大清地界的佛教,對人能有多大的束縛力呢?

未來世界之格局,表麵上是幾國爭鋒,但根子裏卻是三教爭鋒。咱們的儒教、洋夷的洋教,還有一個就是自大清西北一路向西。直至大海的教派。

東南亞有許多的蘇丹,非洲、西亞也是這樣,還有一個土耳其,這就是他們的勢力;至於洋教,歐洲、美洲、澳洲再加一個亞洲;其他地方都是一教獨尊的,唯有咱們所處的這個大洲,是數教並立的。

歐亞交界之處,是兩教爭鋒,而咱們的大清,現在就有些三教爭鋒的勢頭了,若比較包容的能力,儒教和洋教不相上下。

對歐美來說,洋教更適合一些,對於澳洲、美洲、非洲這三大洲來說,我認為儒教的作用更大,咱們包括這三大洲的民眾,在歐美人看來就是土著。

咱們這個土著是有儒教的,大唐、大元到如今的大清,胡人血脈不少吧?如今怎樣?大清還不是屈服於儒教了?

澳洲、美洲、非洲的許多土著說實話,那日子過得還不如咱們呢!要拉攏百姓,最好的手段無非衣食住行四字,小富即安、豐衣足食,不正是儒教拉攏百姓的手段嗎?相比於洋教,儒教更適合這三大洲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