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格局(下)(2 / 3)

除了大清,咱們周邊還有一個閉關鎖國的東洋呢!他們又為什麼會成功呢?

東洋,雖說咱不怎麼喜歡,但東洋源自儒教卻是咱不能否認的東西,儒教不排外?扯犢子呢?其實這儒教是最排外的一個教派,自漢以來,多少胡人、夷人、蠻子亂過華夏?

那一個個要滅絕儒教的都那裏去了?敗了!死了!滅了!在華夏,隻要不尊儒教,隻有死路一條,佛教如何?一個老子化胡,輕易讓漢地江山的佛教,變成了儒教。

除藏邊與蒙古,哪有不是tuō胎於儒教的佛宗呢?跨海傳儒教,也是一局百年棋,夫子團,可不是為三大洲的土人準備的,那是老子為列強準備的,隻要儒教有了立足於歐洲的基礎,夫子團的厲害,到那個時候才會顯現。

治國,儒教有兩千年的經驗;爭鋒,自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也是兩千年;同化,佛道二宗前車之鑒;玩弄一個國家,玩弄一群百姓,還有比儒教更有經驗的嗎?

大清的東西,瓷器、茶葉、絲綢,哪一樣儒教沒有涉及?茶道意境、器型品製、圖案花紋工序手段,哪個儒教又沒有說法呢?

歐美進口這些東西的時候,就已經在接觸儒教了,把出口的商品做的jīng細一些,就是在宣揚儒教。

茶葉,洋人是怎麼喝的?瓷器,洋人是怎麼用的?絲綢,洋人是怎麼穿的?

貴族、富豪、政客、平民,該用什麼樣的東西,儒教都有說法的,將出口原材料,轉換成出口jīng細商品,雲煙就是一個參照物。

泰辰,你來說說,儒教有沒有這樣的本事與手段呢?”

這些也是楊猛近期悟出來的道理,不是因為別的東西,還是因為雲煙,在記者團采訪他的過程之中,楊猛看到了歐美記者,對於雲煙背後秘辛的興趣。

而說出雲煙出自前明皇室,來路隱秘之後,各國記者都被深深的吸引了,一個粗製濫造、充滿謊言的雲煙都有這樣的本事。那出口了大幾百年的茶葉、瓷器、絲綢呢?

在茶道一途上。儒教有許多說法與學問。楊猛問了一下徐子渭,心裏也就有了想法,瓷器、絲綢雖說沒有茶道那麼深沉的底蘊,但在器形、花紋的規製之上,儒教也是有很多著述的。

三大出口創彙的主力商品,除了一個瓷器之外,其餘兩樣,大多是出口原材料居多。而出口的瓷器,也受西洋文化的影響,其餘兩樣東西所蘊含的文化,也都是洋人自己摸索出來的。

與其讓他們自己摸索,不如給他們現成的東西,讓他們依著儒教的說法改進,人與人之間真是平等的嗎?人與人之間身份地位的區分,到了這個大時代,該用什麼形式來表現呢?

身後的爵位?腰包裏的財富?起居的豪宅?出行的車船?這些都是不全麵的,而儒教對此卻有一套極為細致而謹慎的規定。

什麼人吃什麼樣的東西。吃東西的時候用什麼樣的器物,起居該有什麼樣的規格。穿衣該遵循什麼樣的製度,出行該有什麼樣的排場。

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品味!什麼能夠彰顯這種品味呢?獨一無二的東西,什麼是獨一無二的東西呢?奢侈品算是吧?

上行下效,奢侈品有了,奢侈品的變種也該有了,以商業形式改變文化傳承,以商業形式改變世界格局,最後才是武力定鼎,這就是楊猛悟出的道理。

“果然是博大jīng深呐!身在其中,不知其所在,不知己所屬,糊塗了!

三爺,這格局又該如何劃分呢?著力點又在哪裏呢?”

許多東西,丁泰辰都是要慢慢體悟、理解一下的,但作為實際的執行者,著力點,卻是丁泰辰必須要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