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禮部季郎中府
李尚珽從側門入內後,一路撐著傘到了到了自己與同窗好友季成住的小院裏。
季成見他回來,上前關切道:“子集,你想買什麼直接讓季忠去不就好了,這雨天,小心傷寒!”
小廝季忠伶俐地從李尚珽手中接過傘和書箱,他笑道:“哪就有那麼矜貴呢!整日讀書也有些苦悶,正好出去透透風。”
“行行行,這明年二月就要會試了,我可是半點不敢懈怠,剛剛有些不解之處,正想向子集兄請教。”
“文濤兄說笑了,互相探討罷了。”
李尚珽,字子集,年十七,遂州田河人士,家中世代務農,家境貧寒,幼年喪父。
但因其母少時曾在當年大戶人家做過丫鬟,深知唯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道理,硬是靠著自己一手出神入化的繡技,以及家中的十畝薄田將李尚珽供去讀書。
好在李尚珽也爭氣,自幼在讀書上就頗有些天賦,七歲入學後,他的先生就對其母道:“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至為其師二載也。”(這個孩子聰明非凡,將來有一天肯定能遠遠超出常人,我最多能教他兩年。)
此後私塾先生惜才,經常減免他家的束脩,這才讓他磕磕絆絆地讀到了如今,去年已經成了他們田河縣最年輕的舉子。
大魏律令,舉子若有人舉薦可以為七品以下的官員,最高可以做到正五品。
但要想要走得更為長遠,必須成為進士才可。
本來他身為農家子,沒有做資格進京趕考,可就在幾個月前,他正好在路邊撿了顆百年人參,正好素有田河第一家的之稱的季家老太爺需要百年人參救命。
這才給他寫了舉薦信。
一個月前,聖上明年要開恩科的消息傳來遂州,季家看重他的才華,主動提出送他和季家長孫季成一同入京,幾番思慮後,他終是選擇了同意,並兩日前和季成一塊入住了禮部季郎中家裏,還不時能得到季郎中的指點。
二人攜手入內,繼續遨遊在書本之中,為備明年會試一戰。
下衙時分,季郎中回來專程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
景瑞帝將會在明年開恩科的消息早已傳了出去,不少舉人都陸續趕來了京城之中。
這其中,陳祭酒尤其關注閩南的舉人,今年年初自己收到一副千古名對,便一直都很想見見能寫出這絕對的才子。
他也試著讓人帶自己的親筆信去邀請那舉人來國子監,可得到的消息的卻是那劉舉子已經出門遊學去了,為此他還頗為遺憾。
但如今這會試都要開了,想來劉舉人必然會來京城。
於是九月十六日這一日,陳祭酒大手一揮,準備辦一場辦文會邀請京中所有的舉人參加,據說還邀請了不少翰林院的有學之士前來。
一來也好好看看這些大魏的青年才俊,二來也能看看自己那神交已久的劉舉人。
愛湊熱鬧的裕親王聽到這一消息,主動將自己城郊的一處別院貢獻了出來,還將所有的開銷都給包了。
畢竟他如今也是有正經營生的人了,不差錢!
很快到了文會這一日,裕親王別院門口已經停了不少馬車,大多是些豪華的,偶爾還摻雜著一兩輛樸素的。
張翰飛、沈慕朗以及其他同窗們來到門前,馬上就有倆侍衛上前,恭敬道:“各位公子,還請出示一下舉人文書或國子監請帖。”喵喵尒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