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起鍋了(2 / 2)

“我想,這股海匪大概率會去襲擊通海縣城,他們完全沒有路數,所以不會有其他的籌劃,那也大概率會有個結局,就是碰的頭破血流,斷臂而回。這個時候,危險卻是最大的,這股海盜集中起來到是好辦,就怕他們分散開了,在縣內四處燒殺搶擄,老百姓都是手無寸鐵的柔弱之人,一旦遇到他們,那就會死傷慘重,我們要防止的就是這個。”

看到五叔和大哥不斷點頭,袁睿說了一個新思路。

這要得益於剛剛袁睿想起來的一些事情,曆史上,海匪禍亂沿海幾百年,按照現在的時空,還隻是海匪的起步,不過幾百上千人一股,在未來的幾十年,隨著沿海吏治腐敗,官兵戰備鬆弛,海匪的隊伍越來越壯大,耗費了某個王朝近半的軍費,直接加速王朝滅亡。

天大亮,季家莊的百姓其實已經收拾了快一個時辰。

天還沒亮,袁朋就把族長拉了起來,睡得迷迷糊糊的族長很是不滿意這個時候叫醒自己。

可是當他聽說海匪來了,連一絲的睡意都沒了,洗漱都沒顧上,馬上把所有的大家長都喊來了,商討針對海匪怎麼應對。

那邊村民們還在抓緊一切時間收拾,首先是把值錢的小件物品什麼字畫、古董全部放到了地窖裏,跟糧食雜物堆在一起不容易被發現。

那些大件物品放在那不動沒事,拉不走,砍爛了也沒關係。還有就是一些金銀之類,不能隨便亂放,隻能隨身帶著,萬一沒被海匪搶了,被其他手不幹淨的人拿了也麻煩。

最後是人,老幼婦孺不用說,先往祠堂裏躲著,其他地方更不可靠,再把能動手的青壯年召集起來,圩門堵上是肯定的,圩牆裏的土裏挖個坑,裏麵插上很多竹簽,再把人布在幾條村道兩旁,拉上繩子,每人一根削尖的竹竿。這樣的防守,村裏人是輕車熟路,當年對付異族人就是這樣幹的,當然,對付土匪,山匪也是這樣的。

季家莊的人還有時間收拾,縣城裏其實也炸鍋了,南莫的裏正等劉參將跟留守的官兵都走了,自己也不耽誤,交代了幾句,拉著兩個後生套著一輛馬車直奔通海縣城。

汪知縣好不容易放下心,縣城無憂,這時令人欣慰的事,可是他也揪心,這些海匪進不來縣城,一定會去周邊的村莊禍害。

但是他又沒有辦法派人出去,縣城裏就這幾百民團,守城還是依靠一些大戶的家丁才保住的,讓這人下去打海匪,不跑光才怪。

但是一直縮在縣城裏也不是個事,現在已經天亮了,海匪在外麵還不知道怎麼作惡呢!自己這個知縣如果不能保護一方平安,那做什麼官。

看著汪知縣焦頭爛額的樣子,還在邊上的縣丞和都尉也沒有辦法,手裏沒兵,想下去都下不去,未必單槍匹馬挑戰海匪。

眼看著快到午時,幾人還是一籌莫展,正在焦急的時候,衙役來報,南莫裏正有海盜的消息稟報,正在縣衙門外等候。

汪知縣趕緊讓人快快帶進來。

裏正這次也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一點都沒有顧及馬力,先到縣城報信是最大的事,跑死一匹馬算啥,為了自己村子上的人,官兵死了一百多呢。

三十多裏的泥濘路,硬是一個多時辰跑到了縣城。

聽完裏正的稟報,汪知縣心揪得更緊了,海匪死傷一大批,值得慶幸,還有官兵在後麵追著,多少可以減輕一點海匪的肆無忌憚。但這夥海匪不到縣城,去鄉下霍霍百姓了,這個太可怕。這些老實的百姓哪裏扛得住殘暴的海匪,傷亡不知有多慘重呢!

幾人正在一邊看著縣圖,一邊籌劃著,又有衙役來報,陸二公子帶人請見。

知縣趕緊讓人請進,不一會陸二公子帶著一個人來到了大堂,“大人,草民有緊急情況回稟。”

汪知縣昨天可是親眼看到陸二公子的英武,那些海匪別說跟他打,就連他的衣角都碰不到,兩把兵器用的是神出鬼沒,打的海匪屁滾尿流的,就那一會,死在他手下的不止二十個。

汪知縣也知道不是客套的時候,趕緊讓陸二公子說清楚。

“大人,這是我派去季家莊報信的家丁,他從季家莊帶了一封信回來,我覺得算是個不錯的想法,可以試試。”二公子趕緊把信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