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永州捕蛇者說(2 / 2)

作為祁陽知縣,袁睿不想說那些大話,也不想做什麼所謂政績出來,這個世道,百姓能解決溫飽問題就是一個大盛世了。

現在的氣候不太適宜,祁陽的春季時間太長了,又潮濕,遇到雨天,久久不晴,想在這裏推廣雙季稻,幾乎沒有什麼可能。

他記得好像後世,這邊旱田種玉米的居多,中原地域從北到南,玉米不挑地,算是最適合消除饑餓的作物。

“公子,前麵到了廢零陵郡了,是否停船下去看看。”這一天,阿牛在船艙外喊了一聲。

袁睿一聽,來了興趣,這是一個值得上岸好好逛逛的地方。

零陵城雖說毀於戰火,可是湘水碼頭卻保持的很不錯,袁睿看著非常平整幹淨的台階和碼頭,有點驚奇,不是都成了廢郡,怎麼這個碼頭還這麼齊整。

袁睿順著道路一邊走一邊看著周邊的一些風土人情,可他越走越感覺到不對,不是說廢郡嗎!

怎麼感覺不到一點荒涼,有民居,有百姓,還有店麵,雖說眼看著比不上祁陽的繁華,但是卻比一般的村集強了好幾倍。

“有福,零陵不是成廢郡了嗎,怎麼還有這麼多百姓?”

“大人,零陵是成了廢郡,可因為原來的一些基礎都還在,好多百姓故土難離,陸陸續續的回來了一些,也有很多是為了做生意新搬來的,現在差不多有萬人的規模了。”

“哦,那好啊,要是以後這個地方再繁華一些,再做州府也是可能的。”

袁睿原先以為零陵廢郡,這裏成了荒地呢,誰知還有這樣的一個繁華存在,看來這裏以後再成為州府是必然,所以也就隨口說了一句,哪知被孫有福記下了。

袁睿幹脆直接帶著幾人開始閑逛起來,東家走走,西家串串,摸摸這個,看看那個,沒一會功夫,還真就買了一些小玩意。

現在的集市上還真有好東西,不說別的,全是純手工的,也算精致,再加上這裏臨近苗人居住區,還有不少苗人的玩意,看起來別有特色。

袁睿不是一個愛買的人,他是看到這些小玩意想起了跟小河一起逛街的日子,又想起小河懷孕到現在自己在邊上的日子屈指可數,是有點對不起小河的。

這次看有些東西比較適合小河的喜愛,才多買了幾樣,找個機會捎帶回季家莊去。

幾個人走走逛逛的來到了一個看起來有點破爛的大院落門前,主門樓都沒了,僅剩下院落四周散落的幾件破漏房屋。

“有福,這裏是什麼地方,怎麼沒人整修一下。”

“大人,這裏原來是零陵郡的書院,因為廢郡,就再沒整修過,一直擱置。當地的百姓、商人本來想著出錢修葺的,可是這裏本來是郡書院,一旦按照原有規格整修,就越了規矩,縣裏馬教諭也就一直沒有同意。這裏的百姓也不想隨意占了學生讀書的地方,就在另一處重建了一個書院,作為學生讀書的地方,比這裏小了好多,學生也不多。”

“原來這裏是書院,難得難得,雖說這裏的百姓不富裕,但還是有這麼多的百姓、商人有此遠見,這才是最大的財富啊!”

“有福,你記一下,跟馬教諭說一下,馬上找人把這裏的書院整修一下,再找幾個夫子過來教授,書院嗎,就是教授學生讀書的,哪裏有這麼多講究。”

“有福,我曾經聽過一句話,孩子才是國家的未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既然有這麼大的地方,為什麼不能讓學生進來讀書。”

“好一句,孩子才是國家的未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說得好,說得好!”

這時邊上不知什麼時候來了兩個人,正好聽到袁睿的話語,馬上讚了一聲。

袁睿回頭一看,邊上不知什麼站了兩個人,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站在前麵,後麵跟著的看衣著像是一個家仆。

“公子有禮,小生這裏給公子見禮,不該偷聽公子說話,唐突了!”

這個書生看起來也就二十多歲,麵色白淨,典型的書生打扮,一身衣服不算奢華,但卻很整潔。

“無妨,無妨,路人說話路邊聽,敢問公子怎麼稱呼!”

“小生嶽州府方榮,來這裏遊學訪友的,曾聽家人說過零陵書院,所以前來看看。”

“方兄有禮,在下袁睿,自明成,揚州人士,這次也是遊學訪友而來。”

“袁兄有禮,剛剛袁兄那句話說的太好了,這才是我輩讀書人應該奮力達成的目標。”

袁睿看邊上不遠就是一個茶鋪,禮讓方榮前往茶鋪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