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與武岡寨交界的地方有個村子叫茶坡村,就在茶子山的腳下,居住的都是苗人,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地方的百姓主要是以種茶為生。
沒辦法,這裏靠近大山,僅有的一些田地大部分是旱田,水田僅有可憐的一點點。
所以這個地方的百姓日常生活就靠采茶,大部分的糧食也是用茶葉跟附近的村子交換來的,日子過得很苦。
從過年後,茶坡村就處於半斷糧的狀態了,經常是米湯混著野菜,全村老少就沒有一頓吃飽過。
村裏的幾位族老已經跟附近的羅家村協商了好久,就是為了糧食,這也是兩村多年來形成的默契。
可是今年不一樣了,羅家村去年因為山上的洪水,一部分農田受了災,本村的糧食也就勉強夠用,哪裏還有多餘的糧食給茶坡村。
按說,沒有糧食交換也沒事,大不了茶坡山再拿東西去跟其他村換,可是羅家村不願意,已經答應上交的茶葉還需要從茶坡山交換呢。
這下子,直接卡住了,茶坡山馬上需要糧食,羅家村不但拿不出糧食,還想用極少的糧食換取茶葉,雙方的矛盾一下子激化了。
這天,茶坡村的幾位族老把村裏的一些野味,皮毛還有去年的茶葉用幾匹馬馱著前往羅家村後邊的山塘村準備交換一點救命糧食回來。
可是,這些人經過羅家村邊上的時候,被羅家村的村民截住了,不但不允許他們過去,還要用很少的糧食做交換。
這下子,茶坡村的幾位青壯不幹了,先是爭吵,後來動起了手,再後來引起了兩村之間的械鬥。
漢苗之間矛盾由來已久,這一動手,雙方之間就動起了火氣,別看茶坡山人數稍微少些,但是苗人的蠻橫也是出名的,直接打死了十多名羅家村的村民。
羅家村吃了大虧,就向邊上的劉家村求援,這下子械鬥升級了,牽扯其中的漢苗百姓有上千人之多,百姓受傷眾多。
縣裏得到消息很晚,等到巡檢齊峰和縣尉朱家齊帶著百名巡丁和捕快到了現場,雙方的爭鬥已經進入了最激烈的時候,官府那點人,根本製止不了。
不管怎麼說,袁睿這個知縣都要出來了,不管是擔責還是平事,縣裏的幾人突然有了一種感覺,袁睿這個知縣來得真是及時,能扛很多事呢!
縣丞根本沒有出頭的意思,直接派了幾個人順著就找下來了,對於袁睿的行程他還是知道的,書吏孫有福不是白給的。
就在袁睿和方榮結伴同行的第二天,還在零陵的袁睿就被縣衙派來的書吏找到了,乍聽到消息的袁睿頓時呆住了。
這才來了幾天,這麼大的一個坑等著自己,要不是漢苗之爭由來已久,袁睿甚至都懷疑這是縣丞幾人給自己設的圈套。
袁睿隻能跟方榮告辭,不過之前,袁睿還是給方榮鄭重道歉了,瞞著身份是不對的。
“不瞞方兄,我剛剛從揚州過來,是本縣的知縣,隱瞞身份,確實對不住方兄了!”
方榮笑了一聲,“袁公子,應該叫你袁大人,其實我很早就在猜測了。你看你這個隨從,一看就是在官衙裏做事的,還有那幾位護衛大哥,根本就是行武之人,不是官也是一個富家子弟。我呢,主要還是欽佩你那句話,要不然也不會上杆子跟你同行。”
“不知方兄對於苗人之事是否了解?”袁睿突然之間靈機一動。
“不知袁公子說的是哪塊!”
“有人說現在苗人和漢人之間的衝突主要是田地和賦稅之爭,方兄怎麼看?”
“要我說,漢苗之爭的根本不是田地,也不是賦稅,是身份,也是生存權利!”
袁睿就是眼前一亮,這個方榮厲害啊,完全想不到,他這個一介書生竟然有了幾百年後的思維,不但不歧視這些苗人,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這個,不知,方兄是否方便,我想邀請方兄隨我前往......”袁睿對方榮發起了邀請。
“好,正好無事,我就隨袁大人走上一趟!”方榮跟袁睿也是投緣,直接答應了。
袁睿看到方榮答應,滿心喜悅,馬上安排護衛準備,直接前往茶坡村。
季家莊,袁家大宅裏,雖說已經到了晚上,可是燈火通明,仆從丫鬟忙個不停。
袁家少夫人張小河臨產在即!
早在上月初,為了以防萬一,林夫人已經從揚州把娘家的哥哥請來了,雖說她自己也懂醫術,但是林夫人知道自己還是耽擱時間太久了,手也生了,萬一遇到危急情況,確實不敢保證小河安全,這才從娘家請了人來,還準備了很多的應急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