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寨之所以駐紮邊軍就是因為在武岡寨的西邊就是生苗最大的聚集地,武陵山脈。
這裏的苗人幾乎占據了整個大夏苗人的一半,還有三分之一苗人聚集在武岡南邊的蒼梧山,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座大山,以舜帝在這裏駕崩而聞名於世。
武岡寨駐有邊軍三個營,屬於貴州安義軍,但在行軍上是獨立的,所以在朝堂裏直接被命名為武岡軍。
領兵將領為四品宣威將軍田家康,聽官名就知道,朝堂其實最希望的還是震懾和宣撫,不想真跟苗人大動幹戈。
苗人大部分是在山上居住的,跟漢人之間有衝突,但是雙方也和睦相處了上千年。
苗人畢竟不像花刺、查爾、赤金那些胡人,隻想著跑到中原來燒殺搶擄,他們更多的是跟中原老百姓一樣,耕田種糧,自給自足。
除非把他們全部殺光,不留一人,否則他們就會在這裏繁衍生息,生生世世。
還有更重要的,山裏不但有苗人,還有侗人,瑤人,總不能全部殺掉吧。
朝堂裏也明白,就是把這些人趕跑了,漢人的百姓就會願意進山嗎,答案是否定的!
那些山裏說是有很多的寶貝,可是漢人都不太習慣,環境惡劣,而且關鍵是沒有土地種。
幾千年來,漢人最怕的就是沒有田地種糧食,漢人習慣了耕種,糧食就是他們的命。
他們最想的就是五畝田,三間房,一塊菜地,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留下這些人對於整個中原漢人是有利的,隻是對他們來說,不服王化是很討厭的,生性野蠻不說,還死抱著祖宗的規矩,動不動就搞個亂子出來,很是惹人討厭。
田將軍以為自己講得夠詳細了,可是銀鷹衛的這位統領還是在不斷追問,都快把他鬱悶死了!
不過人家也很不錯,一樣的品級,卻非常尊重自己,根本不像朝堂裏來的那些小人,一副假模假式的嘴臉。
這些人整天端著架子,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從京城裏來,也更加的看不起自己這些當兵的,有時甚至連話都不好好說,高聲惡語,說著陰陽話。
這個年輕人還不錯,雖說也是年紀輕輕,但卻做到了四品的銀鷹衛統領,少年得誌卻不得意,身上更沒有那些官員的傲氣,跟人打交道,很是平和。
陸喻在武岡這裏訪查已經好多天了,一點頭緒也沒有,他一個漢人就算是武藝高強,也不敢輕易的進到苗寨裏,他最多可以跟周邊苗寨的一些苗人偷偷了解一點情況。
不過這兩天他好像感覺有點異樣,有些熟悉的苗人會在一起竊竊私語,有些跟漢人不夠熟悉的,看向漢人的眼神裏甚至透露出防備和憤怒。
陸喻是什麼人,那是多年走南闖北,刀山槍林中打過的,對於很多人的眼神和表情是非常關注,很清楚他們的心理狀態。
他特意安排了一個手下,讓他趕緊找人深入打探一下苗人是不是出了什麼大事!
在武岡寨這裏,駐軍和周邊的漢苗人關係維護得還都不錯,也有不少的百姓成為了銀鷹的眼線。
沒兩天,還真就得到了一個消息,祁陽雞婆寨苗人大長老病重,封寨了,應該是跟前段時間的漢苗爭鬥相關。
靖州萬苗山苗王坐不住了,他已經開始派人前往其他苗寨查看情況了。
這種情況不單是漢人擔心,其實苗王更擔心,要是有再多的苗寨開始仿效,可能就會造成苗人在事實上跟漢人作對,跟朝堂為敵,引來大軍圍剿,苗人的苦難就來了。
陸喻聽說,也是吃了一驚,祁陽!那不是袁睿的地盤,難道跟袁睿有關?
可他沒有辦法去祁陽了解詳細情況了,這個消息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陸喻一直關注的一個關鍵人物開始動了。
經過緊密訪查,這個人還就是串聯苗人幾個長老的中間人,也是這次苗人不穩的最重要抓手。
陸喻隻能顧著眼前,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當然首先是拿到確切的證據,配合武岡軍做好防備,通知苗王,至於其他的就不是自己能管的了。
朝堂裏近期發生了一件小事,很小很小的事!
監察院一位禦史彈劾姑蘇府虞山縣知縣貪贓枉法,收取了縣裏一位為富不仁的大地主賄賂的千兩白銀,竟然支持大地主向佃農收取六成的租糧。
他說的理由是,土地生產兩季應該算作土地收益,得利也應該歸屬於田地的主人,而不能讓耕種人獲得更多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