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若琳向來冷豔端莊,睡姿也很優雅。
可此刻不但口水流了滿地,還打著轟雷一樣大聲的呼嚕。
一個人隻有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才會忘記習慣的睡姿,可見這場實驗對穀若琳的腦力消耗有多大。
陳遠倒是淡定自若,這完全在意料之中。
北大的學院生活中,陳遠無論多麼晚睡早起,一日三餐都是要準時保證的。
而且每天的食譜,也是陳遠自己訂製的,保證了充分的營養供給。
因為他進行的科學實驗,對腦部的負荷量之大,是普通人的幾十倍。
縱然係統給了陳遠大腦超強的承載負荷能力,但也需要穩定的營養供給,才不至於因為腦過勞死掉。
穀若琳也是超級天才,竟然才一個晚上,就已經支撐不住呼呼大睡,實驗的難度可想而知。
“看來這場實驗,隻靠我和穀院長不行。”陳遠思忖一下說,“李教授,能否給我配幾名助手。”
“我怎麼忘了這件事!”李天麟一拍腦袋,“陳總工,我立刻給你調配幾名專家級的教授做助手。”
說是這麼說,李天麟其實犯了難,要知道,實驗失敗後,項目組處於半截入土的狀況,很多專家都已經返回原來的機構了,隻有幾名專家不甘心還在堅持。
走掉的專家都有自己的科研項目,要臨時把他們再征調過來,可能有些困難。
至於留在基地的專家,手頭也各有各的工作,倉促間不見得能調得到人來。
陳遠早就看透了李天麟的想法,微微一笑道:“其實,我隻是需要幾個人,來幫我進行驗算和複查的工作,並不參與製定方案。”喵喵尒説
“這些人不需要具備穀教授那樣的科研實力,隻要對航天物理學有一定的理解就好。”
“我覺得,隻要是航天物理專業的博士生,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至於人數,有三個人我想就足夠了。”
說到物理航天領域的博士生,李天麟倒是想起一個人來。
這個人叫周繼申,是航天物理領域的專家,北大教授,也曾一度參與一箭多星的項目研究。
隨著試驗失敗,周繼申也離開項目組回到北大,繼續他自己的科研項目。
他手下恰好有幾名物理航天領域的博士生,可以滿足陳遠的要求。
陳遠就是北大的人,北大的博士生跟著陳遠學習,算是幫北大培養了人才,一箭雙雕的事情,北大方麵肯定樂意。
想到這裏,李天麟立刻撥通了高懷德電話。
高懷德聽說是陳遠要人,二話沒說,立刻將周繼申請到了辦公室來。
“周教授。”高懷德開門見山地說,“現在,一箭多星項目組已經改由陳遠負責,我們需要借調你的三名學生,去實驗基地協助。”
在高懷德的概念裏,協助陳遠做研究,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任何一個教授,聽到自己的學生要去協助陳遠,肯定是高興都來不及。
結果,他忽略了一件事。
。您提供大神為保研,我研發了可控核聚變的為保研,我研發了可控核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