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他們選手吃飯的時候,現場的評委們正在進行觀察和打分。
為了做到盡量公平起見,評委們是進行交叉打分,並且中式和西式也是分開進行打分。
而且打分的結果不會公布,而是要等三天的比賽全部結束後。
最終才會公布三輪比賽的分數總和,其中得分最高的前二十可以晉級複賽。
在打分的過程中,陳正峰幾乎是不去發表任何的評論。
隻是一些評委相互之間進行討論。
前邊的打分都比較順利,不過到了馮正和劉誌鵬的時候,評委們也是有了比較激烈的討論。
所有的評委在經過觀察後,都一致認為兩個人開酥是現場最好的。
無論是酥皮的分層,還是酥皮的平整程度,可以說兩個人都已經做到的一種極致。
最難能可貴的是,兩個人不但是做到了酥層的層層分明。
同時兩個人疊酥的層次,也是現場所有選手中最多的兩個。
兩個人幾乎是在伯仲之間,現場是難以分出優劣來。
所以評委們討論很自然也就激烈起來。
“要不就給兩個都打滿分吧。”
“我覺得可以,這兩個選手的開酥確實是非常好。”
“何止是非常好?這兩個簡直就是完美。”
“不錯,今天不少的選手,都出現了混酥和破酥的現象,相比之下,這兩個確實是完美。”
……
當然也有評委覺得,既然是比賽總要分出個勝負,不能兩個人同分。
“還是不應該同分吧?這畢竟是比賽啊。”
“還有我覺得不能都給滿分,即便是很完美,給滿分還是有些過了。”
“對,要給年輕人一些進步空間。”
兩邊可以說因為這個打分進行著爭論。
雙方也都是從很多細節出發,算是都說得是有理有據的。
隻是這樣一來的話,雙方可以說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終在所有的評委都爭論不休的時候,賽事方的人員隻能是提出讓陳正峰來做主。
“我們還是請陳大師出麵吧,畢竟陳大師可是點心大師,所以對這個開酥可能會更加有發言權。”
陳正峰聽了笑著說:“不用這樣捧我吧?今天我看到這樣兩個年輕人的開酥,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是老了,沒想到現在年輕人有如此的水準啊。”
其他人也頓時都表示,陳大師實在是太謙虛了。
陳正峰接著認真看了看兩份開酥。
“必須要說,這兩個年輕人真的都已經做到最好,恐怕即便是一些用開酥機開出來的,也未必能夠有他們兩個做的這麼好,如此的均勻,甚至是酥層的厚薄都是如此的均勻。”
聽到陳正峰的話,評委們也都是紛紛點頭。
其實大家也都很清楚,馮正和劉誌鵬的開酥真是太完美。
正如陳正峰所說,即便是用開酥機去開,可能真的未必能夠做到兩人如此的均勻。
主張給兩人滿分的那些評委,則是趁機問:“陳大師,那是否應該給他們兩個滿分呢?”
陳正峰倒是很直接點頭:“我認為可以。”
聽到陳正峰這樣說,另一邊不主張給滿分的評委有些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