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第 53 章[二合一](2 / 3)

他真想回到那片山林,再殺趙冥幾百回合!

可下一息,街道突然熱鬧了起來。

虞城的百姓看到他們的舊主又回來了,全都奔走相告,呼朋喚友,湧上街頭!

俞厲坐在高頭大馬上,被人完全簇擁,百姓們看到了他,不知誰喊了一聲,而後齊齊朝他跪了下來。

“虞城將軍!虞城將軍!虞城百姓隻屬於虞城將軍!”

俞厲胸膛一熱,心中憋悶多時的一口濁氣,在此時此刻,全部呼出。

虞城,他終於奪回來了!

.......

有一人從貿州返回,途中在附近幾城略做周旋,結果聽聞了嶺陽嶺陰被圍之事。

他不由地笑了起來。

林驍猜中了五爺的心思,送上了最緊要的消息。

他朝著嶺陽的方向看去,但也想到了虞城。

男人加速行進向虞城而去。

日光沐浴下的虞城,遠看已經氣宇不同了,等他走近,城樓插滿了俞字大旗。

林驍意外地覺得這個字,令他感到萬分愉悅。

但話說回來,不管是襄還是俞,都不該是他這個原本的朝廷將領該去的地方。

他立住了腳步,抬頭看了虞城良久。

......

宋又雲在城門前等了一日了。

她想他該回來了,若是不回,約莫是不會回了吧?這到底不是屬於他的地方。

她從早間一直等到了日頭西落,就在她重重歎了一氣,想他可能不會來了,要轉身離開的時候,男人的身影突然出現在了視野裏。

宋又雲驚詫,男人很快用李家人的身份進了城。

她怔怔看著他,男人沒有好臉色。

“看什麼?短短幾日不見,便識不得你男人了?或者你覺得,我不會回來?”

他是沒什麼好話的,可宋又雲卻一下撲上去,抱住了他。

林驍微愣,下意識也抬了手,但又背到了身後,由著她單方麵地抱著自己。

隻是嘴角微微翹起。

“回答問題。”他說。

宋又雲老實道,“我以為你不會回虞城了,畢竟這是,咳咳......”

城裏全是叛軍,林驍已被叛軍包圍了。

男人在這形式之下,仍然倨傲地仰著頭。

“我自然是要回來的,不然由得你再嫁人?!”

宋又雲不知他怎麼扯到這裏,連連表示自己不會。

她說著,感受到他的不悅,低聲道,“你要是之後不想在虞城,等我事情做完,我們就離開,你覺得行嗎?”

林驍沒說行或者不行,隻是眯起眼睛盯住了她。

“你還有事沒做完?什麼事?從朝廷竊取來的情報,沒來得及稟給俞厲嗎?”

宋又雲被他眼神嚇到了。

她連道不是,“與朝廷不相關,是虞城自己的事情......”

是俞厲妹妹俞姝的消息,雖然俞姝就是五爺的韓姨娘......但,她決不可讓林驍知道。

林驍疑惑,宋又雲知道他想問,搖了頭,聲音低了許多。

“別問了,我不可能說的,不可能告訴你的......”

林驍聞言,見她不僅不肯說,還一副被他欺壓了的模樣。

氣得把手一甩,轉身往虞城家中走去。

冷冷一哼。

果然是細作!

*

一夜之間,虞城易主。

俞姝一直讓人留意虞城的動向,聽到消息,連日以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m.X520xs.Com

腹中有微微的動靜,她不能確信,用手撫了撫,腹中又安靜了下來。

她朝著南麵天空看了過去。

不知道那位五爺,怎麼樣了。

【下章】

定國公詹五爺帶人直奔襄陽而去。

隻是在到達襄陽前夕,忽然傳來緊急消息。

道是身後有襄地城池結盟反撲,欲斷五爺所率領朝廷兵馬的後路。

消息傳來尚需一日,眼下說不定已經被控製了來路。

朝廷兵馬單刀直入深入襄地腹地,若是此時被斷了後路,再被襄王世子率兵合力圍剿,隻怕形勢立刻就要大變。

五爺雖然也安排了人手,但戰局多變,此刻不由地陷入了困境。

他率兵暫歇,與麾下將領商議對策。

可是對策還未商議出來,又來了一路消息。

“國公爺,後方之圍已解,咱們的兵馬重新占領了城池!”

五爺訝然,“這麼快?”

以他留下的兵力,取勝不是沒有可能,但少說要僵持三五日,沒想到竟如此快。

他不由問,“難道有援兵不成?誰率領的援兵?”

報信的人立時道,“援兵乃是、乃是......”

穆行州都急起來了,讓那人快些說,“援兵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報信的人一臉為難,“小人也不知道算不算援兵,但咱們的人這麼快反攻回來,乃是得益於虞城將軍俞厲的襄助!”

俞厲。

眾人皆驚。

五爺默然。

報信的人還在說著,“俞厲率軍襄助之後,沒有靠近城池,立刻撤退返回了虞城,與咱們的兵馬沒有絲毫對抗。”

也就是說,俞厲這般,純粹是為了幫助朝廷,是為了還五爺助他取回虞城之情。

營帳中不乏有將領說俞厲,“投桃報李,大將風範。”

還有人立時道,“這般有勇有謀有義的將領,若是能詔安入朝廷,就好了。”

五爺在聽聞“詔安”一詞的時候,也不免心動了一時。

不過他搖了搖頭,“這事恐是不可能了。聽說俞厲奪回虞城翌日,撤下半城俞旗,換上了袁王長子的旗幟,可見已經選定新主,又怎麼會歸順朝廷?”

眾人聽聞,皆道可惜。

也有人道,“如今他既然領了朝廷的情誼,不若再爭取一番?”

五爺聞言一笑,擺了擺手。

“罷了。俞厲是重情重義之人,認了主便不會更改,此事不必再提。”

......

後患已除,五爺直取襄陽心無旁騖,不過兩日的工夫就到了襄陽城下。

襄王世子見他一路勢如破竹,也曉得自己不過是困獸之鬥罷了,當天便開了城門,歸降朝廷。

五爺自然留他一命,率朝廷大軍進駐襄陽,當晚襄陽換旗,襄地半數以上的城池得了消息,也都紛紛投降歸順。

當天,襄地下起了春日第一場雨。

春雨滋潤大地,融化堅冰,將血水洗去,將濁氣蕩淨,將新一年春日的氣息鋪散在每一寸土地上。

長達經年的襄王之亂,至此終結。

五爺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看著細針一般灑向大地的春雨,深吸一口氣吐了出來。

四王造反多年,時至今日,隻剩下邊陲兩小王,那兩王勢力有限,腳下不穩,剩下的便是零星未投降的襄地城池,以及混亂的秦地罷了。

定國公詹司柏舉目北望,仿佛可以看到京中為勝利而燃起的煙花。

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

襄地全麵瓦解,已在虞城眾人的預料之中。

倒是袁王次子趙勉派人過來,想要說服他歸到己方,被俞厲拒絕。

來人還想再勸,“俞將軍如今跟隨的,就一定是明主嗎?萬一某日那位主子人沒了,俞將軍又何去何從?還是盡早歸降我們東翁,才能在秦地穩固下去。”

俞厲不知袁王次子趙勉哪裏來的想法?他長兄趙勤正值春秋鼎盛之際,怎麼會說沒就沒?

況他從前便對袁王次子趙勉不喜,經了虞城一事,更加不喜了,還不如趙勤有情義,肖似袁王三分。

他將人直接攆出了虞城,卻得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也不知是趙勉做法詛咒還是怎地,他新效忠的東翁、袁王長子趙勤,竟然真的病了,臥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