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方總兵領兵順湘江南下,一路攻占長沙府、衡州府、永州府和寶慶府,與廣西桂林寧陽侯陳懋合兵一處。”
“我四勇團營延沅江南下,攻占常德府、辰州府、銅仁府,兵逼貴州。”
“三月內,攻克長江以南所有叛軍!”
武昌府臨近南直隸,早已經風聲鶴唳,甚至連武昌府的知府等人早就獻出了降書,倒是不難打。
整個湖廣地區都不是很難打。
吳寧看著堪輿圖無奈的說道:“估計大軍一到,永順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施州衛,甚至貴州也是望風而降。”
“他們反而會倒打一耙,說朝廷天兵不至,也是不得不附逆從賊,還要求咱們給人家補償的呢。”
這些事不稀奇,正統年間,每次麓川作亂,他們立刻聞風而動,隨時可能從賊,但是朝廷贏了,他們又會跑到大軍討要封賞,說有他們平叛的功勞。
而且這些人和王驥在麓川、雲貴地區配合了十幾年,什麼時候反叛,什麼時候歸順,都玩出了花。
京營大軍平叛而已,他們投的快,但是複叛的也快。
吳寧無不擔憂的說道:“陛下說要撤銷宣慰司設置州府縣,這事不難,但是他們肯定要讓土司任世官。”
楊俊想了許久說道:“陛下的旨意已經到了,咱們先試試,如果不成,再向陛下陳情。”
“從上而下,從下而上,我就不信他們是鐵打的一塊,就是隕鐵,也要給它敲碎了!”
曆來無數次證明了,麓雲貴黔,打好打,治難治。
治不了,這地方就是反反複複,是大明的一道巨大的傷口,始終流血不止。
楊俊從鎮守太監手中拿過了火牌之後,就開拔了。
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湖廣地界盡數平定,更換府州縣官,宣諭聖旨安民,一些比較遠的村寨,直到宣諭的時候,才知道,湖廣發生了叛亂。
當然更偏僻的地方,這才知道,大明換了個皇帝,正統帝被貶為了稽戾王。
楊俊乘勝追擊,打進了鎮遠府,進入了貴州地界,暫緩大軍前進征伐的腳步。
楊俊之所以停下,是想知道,貴州土司,到底打算抵抗到底,還是直接望風而投。
眼下大明叛軍僅剩下貴州省一地了。
而此時李賢所說的播州楊、水東宋、水西安、思州田,齊聚播州海龍屯王宮。
播州楊氏的宣慰司名叫楊愛,世代居住在在此。
早在秦漢時期,播州楊氏就三次上奏朝廷,修海龍屯王宮。
隨著時代的變遷,楊氏在唐朝的乾符三年受封播州宣慰使,世代為播州的土皇帝。
海龍屯的宮殿群叫做王宮。
海龍屯王宮在山上,山腳下,有角樓。
角樓之後是銅柱關、鐵柱關、歇馬台,這時候來到了半山腰上,陡然變得陡峭起來。
迎麵就是三十六步天梯,垂直二十餘丈,兩岸乃是懸崖峭壁。
這天梯之上,就是飛虎關,號稱飛虎難渡。
飛虎關後,是一段長達百步的龍虎大道,如同一線天,隻能供十餘人並行通過。
兩側高約三十餘丈,設有碉堡、滾石、落木等等之物。
龍虎道之後,又是飛龍關、飛鳳關。
過了飛鳳關之後,才算是進了海龍屯王宮。
海龍屯都是苗寨,這裏居住者播州楊氏核心族人。
過了大門和角樓,就是海龍屯大殿。
此時的大殿之內,聚集了一大群的人,除了播州楊、水東宋、水西安、思州田之外,還有向氏、令狐氏、成氏、趙氏、猶氏、婁氏、梁氏、韋氏、謝氏等等齊聚在大殿之內。
這些都是九溪十八洞的土酋,今日都聚集在這裏,商量明軍至,應當如何應對。
大殿之上,吵吵嚷嚷,喧鬧異常。
播州宣慰使楊愛,深吸了口氣說道:“大家,靜一靜,聽我說!”
等到了安靜一些後,楊愛才大聲的喊道:“自秦漢起,朝廷是朝廷,土司是土司!”
“來來回回多少代了?他們改朝換代,是他們的事!誰又能製得了咱們呢?”
“別人不行,他大明皇帝,也不行!”
“想都不要想!”
。您提供大神吾誰與歸的朕就是亡國之君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