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書生氣(2)(2 / 2)

“秦淮河是什麼地方,是讀書人議論朝局的地方嗎,那些不諳世事的讀書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卻驕狂至極,滿口天下大道,朕到南京之後,聽到太多有關秦淮河的奇聞異事,這些事情朕聽著都臉紅,卻被讀書人津津樂道,這難道就是讀書人的風骨嗎。”

朱慈烺說到這裏的時候,黃端伯與朱大典都低下頭,史可法的臉也紅了。

朱慈烺歎了一口氣。

“朕到南京之後,懲戒了東林黨人,引發了外界很多的議論,朕考慮到南方之穩定,沒有與他們計較。”

“朕厭惡東林黨人,厭惡複社之人,他們誤國誤民,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這讀書人的空談,與他們有著莫大的關係。”

“論黨爭,怕是沒有誰是東林黨人的對手,論爭奪權勢,複社出類拔萃,無人能夠比擬,決定內閣首輔之人選,左右南直隸的鄉試,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複社做了,東林黨人做了,朕想不出來還有什麼事情他們不敢做。”

“朕清查南直隸的東林黨人,他們個個富可敵國,家中動輒百萬兩以上之黃金白銀,他們是讀書人,也是商賈,這讓朕想到了父皇推行商貿賦稅,當時朝中的東林黨人站出來,高呼反對,認為朝廷不應該與民爭利,到了現在,朕才算是明白,這些個東林黨人,包括複社之人,哪裏是為了百姓呼籲,他們是要守住自家的錢財。”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些年災荒連連,好多地方顆粒無收,農民已經活不下去了,這等的情形,朝中的東林黨人看不見了,朝廷的銀子不足怎麼辦,增加田賦,讓農民來承擔,至於說農民是不是能夠承受,會不會鋌而走險,會不會造反,他們不會關心,隻要保住了他們自家的黃金白銀,其他的事情算什麼啊。”

“東林黨人的這種風氣,在朝中無限製的蔓延,闖賊李自成進攻京城的時候,朝廷府庫空虛,拿不出來銀子,父皇找到百官募集銀子,內閣次輔魏德藻,拿出來二百兩銀子,還不停的哭窮,說是家徒四壁,拿出來這些銀子,要影響到數月的生活,李自成攻陷京城,頒布追餉令,魏德藻家中抄出百萬兩的銀子。”

朱慈烺的聲音不大,期間還有說書的聲音不斷傳來,不過這些話語,對於史可法、朱大典和黃端伯等人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

“史大人,黃大人,朱大人,你們將來都是朝中的肱骨之臣,朕是需要依靠你們的,振興大明王朝離不開你們,所以朕才會和你們說這麼多,朕希望你們能夠明白,我大明的風氣不好啊,可謂世風日下,朝中君臣離心,互不信任,民間餓殍滿地,民不聊生,若不是如此,也不可能讓闖賊李自成攻陷京城,也不可能麵對後金韃子的時候,如同待宰的羔羊。”

“這等的情形,必須要改變,否則大明王朝無法振興,怕是要將大好的江山,讓給後金韃子了。”

登基以來,朱慈烺說話從來沒有如此的透徹。

首先站起身來抱拳稽首開口的是黃端伯。

“皇上的苦心,臣明白了,臣定要竭盡全力,為皇上朝廷謀求傑出之人才。。。”

史可法與朱大典也站起身來,抱拳準備開口說話。

朱慈烺揮揮手,示意眾人都坐下。

“你們不用多說,朕相信你們,才會和你們說這些話語,朝廷之中的事情,你們自然是要做好的,朕說到的世風日下,你們更是要關注,要竭盡全力扭轉不好的風氣,黃大人,你是禮部左侍郎,此事你責無旁貸。”

“好了,朕該說的都說了,既然來到了茶樓,那就好好的品茶,好好歇息一番,抵達德州之後,沒有如此清閑的時刻了。”

說到這裏,朱慈烺端起了桌上的茶杯,喝下了一大口。

夥計來到了雅間,端來了不少的點心。

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的朱慈烺,這個時候的心情不錯,胃口也不錯,他拿起了桌上的糕點,喂到嘴裏,仔細的品嚐。

史可法、黃端伯與朱大典三人交換了一下神色,皇上的節儉,在南方早就傳開了,據說禦膳房幾乎沒有忙碌的時刻了,本來三人還不是特別相信,不過看見皇上剛剛吃糕點的樣子,他們忽然覺得眼睛有些發澀。。。

。您提供大神風中的失落的明末中興大帝筆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