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最重要(5)(1 / 2)

寅時三刻,多爾袞進入了大殿,這一夜他幾乎就沒有睡覺,腦子裏一直浮現豪格與葉臣兩人的影子,內心的博弈也異常的強烈,從來都不曾猶豫過的他,這次真的陷入彷徨之中,是不是在即將到來的早朝公布景州之戰的消息,如果諸多的滿人權貴突然發難怎麼辦,是不是讓多鐸與阿濟格率領大軍馬上撤回京城,準備發起對山東明軍大規模的進攻,是不是對朝中的漢人大臣以及漢軍進行一定規模的整頓,徹底消除漢人以及漢軍可能反叛的危險。

太多的問題,讓多爾袞不知道如何決斷,以至於他開始懷疑朝中所有的漢人,甚至連範文程都不是那麼信任了。

多爾袞最為懷疑的還是洪承疇,昨日範文程的話語,讓他回想到以往的點點滴滴,皇太極在世的時候,根本不信任洪承疇,隻是覺得洪承疇曾經是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如此之高的地位,能夠歸順大清國,對於大明朝廷其他文武大臣的影響是巨大的。

說的直白一些,洪承疇就是一個擺設。

多爾袞掌控權力之後,慢慢開始信任洪承疇,也認為洪承疇很多的建議是正確的,特別是入關作戰之後,洪承疇在很多關鍵問題上麵直接提出建議,風頭壓過了範文程。

多爾袞覺得,洪承疇曾經是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見多識廣,從能力方麵來說,的確是強於範文程的,能夠在關鍵問題上麵提出來好的建議,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他壓根就沒有懷疑過,不過景州之戰的慘敗,讓多爾袞覺得洪承疇最為可疑。

洪承疇曾經是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被擒獲之後,皇太極也耗費了一番氣力才讓其歸順,這說明了,洪承疇很有可能是為了保命才表麵歸順大清國,骨子裏依舊向著大明朝廷,如此情況之下,洪承疇不可能傾盡全力為大清國奉獻。

懷疑漢人是一個方麵,多爾袞對於諸多的滿人權貴,也不是特別信任了。

讓多鐸與阿濟格回到京城,肯定是能夠鞏固多爾袞攝政王的地位,不過倉促之間讓兩人停止征伐李自成及大順軍,導致北方局勢不穩定,肯定會引發更多滿人權貴的不滿。

用力揉了揉額頭,多爾袞長長歎了一口氣,站起身來,在大殿裏麵踱步。

大殿外麵響起腳步聲,進來的是皇宮侍衛。

“稟報攝政王大人,前往景州的斥候回來稟報消息,已經在外麵等候一會時間。。。”

皇宮侍衛還沒有說完,多爾袞就著急的揮手。

“快,讓斥候進來,混賬,斥候來了就要稟報,讓他等在外麵幹什麼。”

斥候進入大殿,跪在了地上。

“稟報攝政王大人,駐守山東的明軍,正在朝著滄州的方向行軍。。。”

多爾袞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臉色瞬間有些白了,他急步走到桌案前麵,劃拉開上麵的文書與奏折,最下麵的地圖顯露出來。

仔細看了看地圖,多爾袞扭頭看向依舊跪在地上的斥候。

“明軍行進的速度如何,預計什麼時候能夠抵達滄州。”

多爾袞剛剛說完,跪在地上的斥候抱拳開口了。

“明軍行進的速度不是很快,屬下預計,至少需要明日申時以後才能夠抵達滄州。”

多爾袞再次看向地圖,鬆了一口氣,陷入沉思之中。

幾分鍾之後,多爾袞對著跪在地上的斥候揮揮手。

“再去偵查,若是有其他消息,迅速稟報,不得延誤。”

斥候離開大殿之後,多爾袞陰冷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讓譚泰迅速到大殿來,告訴外麵所有等候之人,今日的早朝辰時開始。”

譚泰急匆匆進入大殿的時候,多爾袞已經變得神定氣閑,明軍朝著滄州方向行軍,速度緩慢,無疑給了多爾袞調整作戰部署的機會,從斥候稟報的情況,他已經斷定,明軍不會發起對滄州的進攻,誰都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大明皇帝朱慈烺如此的精明,怎麼可能喪失大好機會,明軍慢吞吞朝著滄州開進,隻能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明軍壓根不是想著進攻滄州乃至於京城,而是想著通過此種舉動,迫使圍剿李自成及大順軍的多鐸與阿濟格撤兵。

接近一天一夜的思索,多爾袞基本調整看八旗軍的整體作戰部署,其中最為主要的改變,就是針對李自成及大順軍,接下來八旗軍將要以招撫李自成為主,而不是一味的圍剿,隻要李自成口頭上同意不與大清國為敵,不管李自成提出來什麼樣的條件,多爾袞都可以答應,這樣北方暫時穩定下來,八旗軍完全可以將圍剿的重點放到南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