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直截了當(2 / 2)

曹化淳注意到了向祖江和石明輝的神情,臉上帶著笑容開口了。

“足智多謀的向先生和石先生,這是怎麼了,害怕了啊。”

臉上帶著苦澀神情的石明輝開口了。

“曹大人說的是,向兄與在下還真的是有些害怕,參加恩科鄉試的同年太多了,向兄和在下沒有時間看書,若是考的太差,無顏麵見皇上。”

朱慈烺看了看兩人,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向先生,石先生,讓你們與三千餘考生一並考試,對你們的確不公平,此次的恩科,朕本來打算改變考試的辦法,奈何內閣不同意,禮部也不同意,朕也沒有辦法,所以還是按照以往的辦法進行,出考題是督查院那些禦史的事情,朕也不知道考題是什麼,沒有辦法給你們透露,朕甚至都不知道考官是誰,鄉試與會試為朝廷之大事,為朝廷吸納地方之人才,不能不嚴肅,朕已經下旨,任何人都不得隨意插手恩科的事宜,包括朕都不能夠隨意插手。”

“不過朕還是為你們專門想了辦法,考題肯定是四書五經之內容,你們答題可不完全局限於四書五經,引經據典的同時,將你們大半年時間以來所做的事情,全麵歸納總結一下,重點是寫出你們之心得體會,朕直接調閱你們的試卷,若是你們歸納的好,就不愁高中的事情,不過有一點朕要說在前麵,若是你們答非所問,連朕都看不下去了,那就不要想著高中的事情,兩年之後再行參加鄉試。”

向祖江和石明輝連忙對著朱慈烺抱拳稽首行禮,臉上露出激動的神情。

“謝皇上之恩典。。。”

向祖江和石明輝很清楚,這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就算是他們留在南京拚命的讀書複習,想要從三千多人中脫穎而出,也有很大的困難,能夠參加鄉試的考生,全部都有生員的功名,人家的學識也不一般,可不是吃素的。

南直隸有三千多人參加鄉試,舉人的名額隻有五百人,這還是皇上專門下旨增加了兩百人,畢竟有不少北方的考生千裏迢迢的來到了南京參加考試,這裏麵還有不少北直隸的考生。

連年的戰亂,科舉考試也遭受不小的影響,崇禎十四年之後,縣試、府試和院試時間變得不準時,很多考生因為戰亂的緣故無法前往府衙和省城參加府試和院試,無法獲取到生員的功名,也就無法參加鄉試,而鄉試遭受到的影響更大,譬如說北方很多的地方,戰亂加上天災,鄉試完全停止,導致地方生員怨聲載道,他們拚命的讀書,就是想著科舉高中。

此次的恩科,皇上和朝廷是下定決心的,南方各地的鄉試都能夠順利進行,遭受的影響不是很大,北方就完全不一樣了,北直隸、陝西、山西、河南等地的鄉試無法進行,朝廷準許這些地方的考生前往南京參加鄉試,可真正能夠來到南京的考生沒有多少,絕大部分的考生隻能夠留在當地。喵喵尒説

李自成也曾經在陝西大規模的舉辦科舉考試,可惜的是,參加考試的考生人數太少,絕大部分的讀書人對此是不屑一顧的。

京城方麵曾經傳來消息,後金的皇帝和皇太後抵達京城之後,也會開恩科,可惜經過了吳橋之戰和景州之戰,後金朝廷自顧不暇,哪裏還有時間和精力去組織科舉考試。

從這個層麵來說,此番參加恩科的考生,都是憋足了一股勁的。

眼看著向祖江和石明輝兩人行禮之後,朱慈烺神情變得略微的嚴肅。

“向先生,石先生,你們跟隨在朕的身邊,做了不少的事情,立下了不少的功勞,按照道理來說,你們應該是直接進入朝中做事情,可規矩就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朕決不能帶頭破壞規矩,如果這樣做了,那些寒窗十年苦讀的讀書人該要怎麼想,若是此等的恩典此起彼伏,上行下效,到處都出現了,天下讀書人肯定會寒心。”

“製度在修改之前,就要嚴格遵照執行,哪怕其中有一些不合適的地方,錯了就改,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怕就怕製度成為了擺設。”

“這些道理,朕不多說你們也明白,朕希望你們這段時間好好準備,你們這篇文章可不好寫,弄不好比起你們那些同年寫文章的難度還要大,朕希望你們的這篇文章是自身之見解,實話實說。”

“好了,朕不打攪你們了,都去準備吧。。。”

。您提供大神風中的失落的明末中興大帝筆趣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