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開設音樂頻道之外,還可以再開設一個汽車頻道】
【這個頻道的運營方向,可以和汽車之家有明顯的區別】
【不用搞得像汽車之家那麼專業,可以專門介紹目前市麵上各種在售車型】
【做各種橫向比對,比如價格,參數,配置,以及消費者使用反饋等等】
【同時也可以在這個網站,舉辦一個網絡汽車設計大賽】
【鼓勵廣大民眾,參與到汽車設計當中來】
【主要是鼓勵有動手能力的人,來開發設計一些汽車的設計概念圖】
【而這樣做,主要也是給你自己做引導】
【你可以做一些汽車外形的設計圖,然後賣給國內的車企】
周平安又繼續寫道。
其實在導航網頁上開一個汽車頻道,倒也不是他一時心血來潮。
而是因為這是一種大趨勢,在那個時代,所有的網站,都是複合型的。
網站的發展趨勢,就是無所不包,什麼都要有。
而且搞這個網站,他也是有另外一個目的的。
就是要深度參與到未來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當中來。
作為一個過來人,周平安太知道,在那個時代,國內什麼行業發展的最快了。
當年的國內經濟,有三大馬車。
第一當然是互聯網,第二就是房地產了,第三就是汽車!
而要說起汽車這二十年的發展史,那真是讓人一言難盡啊!
真的是走了不少的彎路。
就比如國內第一款中級轎車駿捷,在上市之初,就已經得到了萬眾期待。
畢竟這是咱們國內車企自主開發設計的第一款中級車。
當時呼聲一度非常高,可惜因為晨華汽車內部人員變更的問題。
這款車的上市過程是一拖再拖,原本說03年要上市的車,結果卻一直跳票。
最後搞到06年才上市首發,足足拖了三年。
而上市之後的車型,也是頻繁爆出各種問題,給人的感覺是一言難盡。
後來更是揚言,要把車賣到德國去。
結果在歐洲經曆了一次碰撞測試,就直接抓瞎了。篳趣閣
結果是一塌糊塗,從此就一蹶不振。
而國內其他車企,也是在在這個領域步履蹣跚。
比如和晨華同期的奇瑞,這家企業還是比較勵誌的。
從創辦開始,就一直實打實的在研發上下功夫。
哪怕發動機,變速器有多種專利,被國外企業壟斷。
可他們也沒像其他企業那樣,隻知道投機取巧,隻知道山寨搞逆向研發。
他們一直在堅持搞正向研發,隻可惜他們在汽車外形的設計上真是一言難盡。
就比如他們最開始最拿得出手的小車秋秋。
曾經一度也非常暢銷,但後來到第五代的時候,那真是醜的讓人一言難盡。
而據說,這款車型,還是花高價請來倭國設計師幫忙設計的。
當時周平安知道這個消息,真是隻想罵娘。
真不知道這些車企的領導怎麼想的。
居然想著去找倭國人幫你們設計汽車?
你也不想想,他能盼著你好嗎?
至於國內其他車企,那就更不用說了。
BYD一直在押注電車,從開始造車,就一直在電車,和混動車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