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非常好聽,兩位演員演唱又格外優美動情,成為這屆椿晚的一個難忘記憶點。
作為著名歌唱家,胡鬆樺登上這屆椿晚的舞台,為大家演唱了《讚歌》,斯芹高娃伴舞。
《勤勞的比帕爾》和電影《阿詩瑪》的插曲《馬鈴響,玉鳥唱》,清澈的嗓音,動情的演唱,令人記憶猶新。
鄭緒蘭那時也是東方歌舞團最有名氣的獨唱演員,她所演唱的《太陽島上》、《媽媽留給我一首歌》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
在這屆椿晚上,25歲的她登台演唱了《牧羊曲》、《大海啊,故鄉》、《太陽島上》等幾首歌,為大家帶來了美的享受。
再有就是李古一了,她是最大贏家,沒有之二。
接下來是小品《吃麵條》了。
導演組很多人沒底,不知道觀眾們能不能接受這種表演形式。
那個年代,小品並不是一種成熟的藝術表演形式。
一般隻是用於演藝界考試招生,由老師現場出題,學員臨場表演的一種短劇。.伍2⓪.С○м҈
當時的椿晚是一場非常嚴肅的晚會,節目形式十分傳統,主要是唱主旋律。
這樣一個詼諧荒誕的喜劇作品,究竟適不適合登上椿晚的舞台,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
一直到椿晚當天,節目還卡在審核環節。
陳小二和朱世茂坐在後台提心吊膽,不知道能不能登上這個全國最大的舞台。
雖然高揚一直很淡定,提醒二位不要緊張,肯定能上台。
但二位還是壓力山大,準備了這麼長時間,打磨一遍又一遍。
上不了場還是沒用啊。
最後關頭,總導演黃一河頂住壓力,決定讓他們上。
這得益於高揚給黃一河說的一段話。
“椿晚舞台需要創新,有創新才有活力。
而且在這樣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裏,給全國觀眾帶來歡樂,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也是您的一件政績,一件大事。
相信我,我推薦的都是精品。”
黃一河扔掉煙頭:“就聽你的,大不了挨批唄,讓全國人民大過年的笑開懷,總比哭強吧!”
高揚笑道:“說的是,就是這個理。”
等到了陳小二朱世茂上台表演的時候,全場都目瞪口呆。
艾瑪,朱世茂認識,《牧馬人》主角,另一個戴著線帽子的,怎麼這麼麵熟呢?
越看越像陳鏹老爺子年輕時候。
《吃麵條》就這樣出現在全體觀眾麵前。
陳小二與朱世茂給全國觀眾帶來了小品《吃麵條》,在除夕之夜,給全國觀眾帶來了許多歡笑。
這是椿晚的第一個小品,也是很多觀眾接觸到的第一個無實物表演。
陳小二靠著一碗並不存在的麵條,憑借精湛的演技一舉封神,被譽為小品之王。
就這樣,1983年的椿晚舞台上,觀眾們看到了小品《吃麵條》,被陳小二和朱世茂的表演,逗得捧腹大笑。
這是椿晚的第一個小品,大獲成功以後。
每一年的椿晚,便再也離不開這種藝術形式了。
陳小二也憑借一碗麵條封神,迎來了喜劇生涯最輝煌的一段時間。
此後的14年裏,陳小二11次登上椿晚舞台,為觀眾奉上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
他那寸草不生的大光頭,給幾代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劉曉慶上台報幕:“海外華人也來到了椿晚舞台,下麵請聽來自港島的張鳴敏先生,帶來的歌曲《我的華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