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等你(2 / 3)

雖說已經過了最熱的七月,這暑氣卻仍是毒辣,官道上除了行走的大軍,很難見到幾個人。

行在顛簸的路上,郭懷清正出神地盯著手裏的一個香囊。金絲鑲邊,底色是蒼翠的綠色,象征著旺盛的生命力,製作也十分精細,絲綢的質感摸在手中有一絲冰涼的滑膩感。

這是曾經漣漪送他的護身符,他一直帶在身邊。

他的思緒仍舊停在昨晚的那場纏綿繾綣中,心中又不免蕩漾開來。

緊急軍報打斷了他走遠的思緒,他趕忙讓自己回神,現下最重要的還是眼前的這場戰鬥。

南滇的部隊在江州終於受到了有效的阻攔。南滇的攻擊厲害就厲害在猝不及防,他們習慣黑夜作戰,邊疆的幾州素來不把小小的南滇放在眼裏,這才叫他們奪去兩州。當州府的太守反應過來,南滇的攻勢便弱了下來。

隻是郭懷清仍然覺得南滇的進攻有些難以揣度。他們應當明白自己的實力顯然不能傾覆大周,這般傾國襲來,是哪裏來的勇氣?

這邊郭懷清還沒有理清頭緒,遠在上梁的漣漪卻沒過幾日便知道了南滇的盤算。

從邊疆傳來消息,西戎集結了八萬騎兵,聲勢浩大,黑壓壓要朝邊疆重鎮襲來!

原來如此,南滇真是好能耐!西戎遠在西北,與南疆的相隔數千裏,他們竟暗度陳倉,聯手要將大周置於死地之中!

這計劃並不是一兩日能想出的,隻怕他們是押下賭注,要與大周決一死戰。

一時間,朝堂上皆是人心惶惶,百官眾說紛紜,一時拿不定主意。

這樣的困局,與二十年前的動亂相比,也是有過之無不及。

右相的喪期都還未過,如今朝中以中書令一派最為強勢,他們一直主張求和,一向排斥與外族大動幹戈。即使在今日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他依然對外族和異心者抱有希望。

霍遠山卻堅持要與西戎抵抗。如今的大周羽翼豐滿,他認為這種畏敵的心理是數十年西戎施壓而來的。郭懷清西部一戰足以說明,大周是有實力與西戎斡旋的。

奈何武將言卑,皇帝仍是猶豫不決,準備派人先去談判。

結果自然是不理想。料想他西戎以舉國之力壓向邊境,絕不僅僅是為了向大周要些銀兩這樣簡單,他們的目標就是大周豐饒肥沃的南方之地。

大周隻能是殊死一戰了。這場戰役將決定了大周興衰的關鍵一戰,朝中武將也隻有霍遠山能堪此大任,他毅然決然地接受了此次出征的命令。

武威營剩下的二萬精兵加上邊疆駐守的十二萬人馬,將全部集結,與西戎決一死戰。

夜晚,霍府書房燈火通明。燭光映照出霍遠山的身影,正如他的名字一般,魁梧如山。這是大周背後的靠山啊,幾十年來忠心耿耿,從一介平民坐到了大將軍的位置上。他卻並沒有享什麼福。

早年一直在軍營中打拚,將自己的俸祿全都放在了養三個孩子身上。到了坐鎮三軍了,坐在一人之下的高位了,人卻已經老了,一直與他同甘共苦的妻子早年也去世,病痛又纏磨著他。一生坎坷,一生堅強。他是父親,也是大周的元帥。

此時在這亮堂的書房裏,他臉上的溝壑清晰可見,幾縷白發自額間散落,顯出幾分頹廢之感。

霍東行與霍玉珠一同進來。

玉珠還是還是忍不住說道:“父親,您帶我一起去吧。”

霍遠山重重地拍了下扶手,他的女兒任性慣了,他也一直縱容她,但這一次他不敢了。“什麼時候了,別跟我開玩笑。給我好好待在上梁。”

“父親,我們的勝算大嗎?”霍東行不懂軍事,霍遠山一向不會騙人,他隻能詢問自己的父親。

霍遠山難得出現了一絲猶豫,並未當即言語,這讓霍東行心裏也咯噔了一下。

“你別問那麼多,跟你說了你也不懂。你就好好做你的事業去,不僅是商業,還有你人生的事業。這麼大人了,也該收收心了。”往日霍遠山這般說,沒講幾句霍東行就要逃走,可今日,他卻覺得父親在交代什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