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不懂(1 / 2)

郭懷清從來不是一個善於向別人訴說自己一路艱辛的人。他覺得男人就應該將苦楚咽進肚子裏,若成天掛在嘴上,是女人才會做的事情。可麵對她宋漣漪,尤其是當她如此輕鬆說出饒楚渭一命時,他的肚子裏就裝滿了想說的話,想告訴她,他是怎麼熬過那場戰爭的。

“你沒去過戰場,你不知道前線的士兵是如何紅了眼和敵人廝殺。那種深夜仍是刀槍碰撞,不眠不休的戰場簡直就是噩夢般的存在。我們早已經分不清場地上的屍體到底是哪方的,隻有拚了命地砍殺,即使精疲力盡,也要吊起自己最後一點力氣。黑夜和白天我們早已分不清了,隻有勝利的號角吹響,我才看到了明亮的天空。”

“我知道,你無意去了解這些。戰場上的血腥,你們也永遠無法體會。我剛從屍海中走出來,你此刻卻能如此輕而易舉地讓我放他一馬。你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元雁之,為了她腹中的孩子。可我不相信,其中沒有一絲你對楚渭的惻隱之心。”

“宋漣漪,你是我郭懷清的夫人,可你始終是不懂我!”

漣漪怕了,她真的怕了。就算之前郭懷清那般質問她,懷疑她,她都沒覺得如此心痛過。

“不懂我”這三個字,讓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懷清的失望。

她懂他嗎?好像真的不懂。自己看到的他是英勇善戰的少年將軍,他的軍隊是必勝的軍隊。可他耀眼光環下的暗處,卻是她鮮少涉及的。

她原本覺得自己替楚渭求情也是情理之中,可看到懷清一臉失望的表情,她終於有了些情理上的動搖。難道真的是自己做錯了嗎?

又是一次不歡而散的談話,漣漪眼看著郭懷清拂袖離去。

她本已經沒有心思去管楚渭那些事情,誰知第二日,楚母竟與元雁之一同前來,二話不說又是下跪。

她早已無力再去為她們說話,可她們竟說是來感謝她的。她們說郭懷清在皇上麵前替楚渭說話。

望著眼前二人臉上猶如起死回生般的生氣,反而將她弄得迷糊了。

郭懷清替楚渭說話?

她不敢相信,昨晚她應該更加惹怒了他才對,他怎會反而去替楚渭求情呢?

直到眼前二人幾次三番地確認,她才勉強相信這個事實。

在郭懷清的求情下,楚渭終於挽回了一條性命,貶去青州。

“郭夫人,這份恩情雁之永遠銘記在心,以前是雁之魯莽,蠻纏了夫人。夫人不計前嫌,救我夫君一命,是救了我們一家人!”

楚母也在一旁直點頭,“漣漪,我們楚家就這一個獨子了,如今能留他一條性命,已是大恩大德!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感謝你了,你受我一拜吧。”

漣漪趕忙將楚母扶住,知道郭懷清確實保下了楚渭,她內心實在複雜得很。

“如此安排,自是最好。”

此去青州,大概就是最後的告別了。對於她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

大周有一連綿千裏的烽火台,它東至上梁,西至西域,是最快的情報傳遞係統。

若邊防危及,烽火台就會被點燃。

今日,在最後一絲暮色被黑夜吞噬時,最靠近上梁城的烽火台燃火了!

城裏的人們早已開始議論紛紛,這些未去過戰場的達官貴人們,隻在上梁這一方天地裏紙醉金迷,如今隻能心惶惶地等著前方的線報。

懷清仍是一夜未歸,這深秋的夜,寒涼透骨,漣漪覺得今夜尤是。

一夜醒來,開始下起秋雨。秋天是個很少下雨的季節,偶爾的雨本是讓人欣喜的,可不知怎的,漣漪抬頭望著四方天井,卻覺得今日氣氛十分壓抑,讓人喘不過氣來。

“小姐,小姐!”願兒從門前的橋上跑來,她險些摔了一跤。

這聲呼喊把漣漪叫得心慌。

看著願兒跑到跟前,她來不及喘口氣,“霍大將軍,戰亡了!”

下一瞬,東邊的博雅塔傳來沉重的鍾鳴聲,七下,又是整整七下。大周如何去承受這再一次的國殤!

“霍大將軍?怎麼會……”

“昨日剛過子時,西戎夜襲。剛好將軍舊疾再犯,軍中一時間人心惶惶。更可氣的是,將軍派人向敦州刺史求援,那敦州刺史卻退縮了,拒不派兵,隻想守住自己的城池。將軍孤立無援,隻得拚死一搏,與西戎決一死戰。敵方突襲,將軍犯舊疾,又無援軍支援,將軍仍將敵軍主力盡數擊退,使他們退回自己的國境內。將軍身心俱疲,心疾突犯,從馬上摔了下來,身亡了!”

霍遠山,這個名字就是大周的底氣。二十多歲被迫從軍,一路上平五藩,定邊疆,輾轉大周南北,平一方叛亂。他的一生何時享過榮華富貴,直至須發斑白,仍心係戰事。

他對大周所做的功績,隻怕史官幾天幾夜也寫不完。

深院中,漣漪都能聽到外巷的哭喊聲,這是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悲痛。她也泫然欲泣。那個不苟言笑的武將,雖然隻與他見過兩麵,可她是發自內心地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