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王大璫看報(下)(1 / 3)

買活軍到底會會做虧本買賣?這問題好回答的,因為買活軍做的許多買賣都讓人著頭腦,似乎很有世義軍典型的神神叨叨、混堪的風格,他們所推行的一切政策都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論狂熱的開班動力,還斷往領土內引入女的作法,在敏朝的官吏來看,無疑都賠了個底掉,在他們心裏,買活軍完全靠著高產稻才支持到現在的,他們的財政狀況一定相當岌岌可危,擴張的腳步才會如此緩慢,三年來也就占據了幾縣之地而已。

一般官吏這樣看的,而廠衛的消息要更加靈通,王璫既然知道奢品貿易的利潤,便會小看買活軍的錢袋子,他雖然還無法完全理解買活軍推崇的種種政策,但卻也有了自的一套理論:六姐既然謫仙降世,所知一定遠超世間所有,自哪怕有一點兒能為,在六姐跟前也猶如螢火見月,因此也必細究其中道理,隻要知道買活軍絕對會虧的便得了。

即便如此,這麼一疊八版報紙,居然隻售賣十文錢,仍讓在版本學上頗有造詣的王璫吃驚——此凡有些家底的讀人,很少有涉足製業的,王璫雖然通農事,但也內房出身,自詡‘內進士’,閑來也以收集圖版本為樂,更曾自雕版付印了許多平日愛讀的散文,這種選集送人很高雅的禮物。他知道這樣的報紙,說的,哪怕紙張和油墨,這本錢就要五六文了,這還有工人的工錢,難道要開發的?難道買活軍聰一世,竟在報紙上做了虧本生意?

“這報紙一張的本錢多少,可算得出來?”他立刻便關心起了隨之衍生出的問題,“便說旁的,工人的工錢多少,一期又發幾百份,總額能賣多少,你心裏可有數?”

若這些數字都有數了,便能略地推出活字印刷模具的本錢——這樣看,這些活字應當很便宜的,否則一份報紙也會隻賣十文,那麼王璫的腦子就轉起來了,倘若如此,能能向買活軍來買些活字呢?要說官,隻怕沒這樣順利,官場裏文來往,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事都要‘再看一看、等一等’,但至少他私人拿來印豈美哉?

工錢確然很好聽的,買活軍也瞞人,王至孝仔細地解釋道,“這些印刷工都專門學校畢業的,這去年冬天買活軍開始創辦的學校,咱們有個暗線也進去了,需要心靈手巧,掃盲班畢業,這學校進去之後便有錢得的,一日二十文,比那些掃盲班畢業後去做雜工的要少了五文,但若分配到崗位上了,那又一樣了,這印刷工一日便三十五文起,若成了組長,或高級工人,那麼還有得加。”

這種暗線,錦衣衛對他們的控製力很有限,無非一些小恩小惠,要說多麼忠誠至,但錦衣衛也隻需求他們彙報來的消息,哪怕豬肉賣價都很有的。王璫聽得心頭頗為火熱,由道,“這也少了,若如此,想必活字貴的。”

一份報紙至少要五六個印刷手,除了印刷本身之外,還要裁剪、排版,還要有人撰文章,有人校對,這些本都折進來,還能賣到十文一份,就可說活字模的確貴。王至孝白義父的邏輯,也因此麵有些古怪,道,“這……也未必如此,義兄離開雲縣以前,給我來信,有提到這報紙一事,當說了,買活軍預計每期刊發十萬份,因此活字的錢攤薄進去,也就無足輕重了。”

“十萬?十萬?!咳咳咳——”

王璫本來正撚著酒鬼花生吃——他慣常還茹素為主,買活軍那裏得來的仙食佐料,先加在麵裏吃,後來黃謹信回來,介紹了酒鬼花生的作法,又附了一小盒子請王璫品鑒,這酒鬼花生將落花生去皮酥炸,再加了辣椒段拌炒,撒上佐料,真可謂香辣可口,王璫怎麼愛吃辣的人,也一下便愛上了,尤其喜愛其中的辣椒,酥脆微辣,嚼著猶如神仙滋味,此後就常常做來配茶吃,並且也在自家的莊子裏開辟一片田地,量種起了辣椒。他以為這種佐料很能發汗開胃,將來必定有前途,也失為自補貼家的一點小門路。

剛正吃得高興,聽了義子這話,王璫一口花生差點沒嗆住,咳嗽了半日,喉嚨火辣辣的,接連喝了兩杯茶方才穩住,“十萬份?你這話可當真?十萬份——這——”

王至孝苦笑道,“孩兒也以為義兄筆誤了,他在海上,交通便,好去信,因此隻能設法求證——幾份線報來看,倒沒有說錯的。衢縣、江縣、臨城縣、雲縣、許縣,這就五縣之地了,更何況還有彬山,這些地方,十萬份或許還未必夠呢,實在紙張消耗十分,才能隻印十萬份。”

買活軍的地盤,說,但這麼盤點下來,也頗為可觀了。而且有個極的變,那就如今買活軍治下的人口多都識字的,至少認識拚音,而這份報紙的確也都有拚音標注,他們可以讀懂的。這樣來看,十萬份或許又那樣荒唐了,一周發一次,一次十文,譬如說五個人合買,一人兩文錢,這也多,而且總有些寬裕的人口願意一人買一份來看的,看完了還能收藏,豈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