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 章 角色對調(1 / 3)

【雖文章有這三處錯漏,但張先生的勇氣還是值得嘉獎,而錯誤也沒有超出同時代的平均水平,據我知,時外界的雄文也無非是這個套路,追求文采、警句,而無視真實、準確、廣泛,張先生的這篇文章還有兩點可取之處,已經是非常不易了,第一,指出了法令的編寫應該縝密翔實,第二,為來的投稿人提供了經驗參考。】

【買活周報歡迎各種來稿,尤其是對政策的反應,會選優刊登,但來稿必須避二十條邏輯謬誤,以翔實數據為支撐,以自身立論,便要有自身的數據對比,以下立論,便要有下的數據對比。而若稿件被采納表,亦有高額酬金,會視文章質量少量增加政審分,請各位踴躍投稿,為買活軍衙門查缺補漏,退稿中亦會標明邏輯錯誤屬,以為眾活死人知照。】

謝六姐似乎是個脾氣當平和的人,她雖不讚成張如的大多數觀點,但也未有任何針對人格的貶損,而是客觀地進行總結,且還拋出了歡迎投稿的政策,雖這高額酬金到底是多少,沒有說明,但也已經足夠被誇獎為虛心納諫了。

屋內眾人讀完這篇文章,各有感想,除了有些的信王以外,王肖乾、曹如的臉頗為凝重,孫初陽倒是有些雅興,還點評道,“不知買活軍是會自行立法,還是挪用《大誥》又或者是仙家典籍。和協議書有關的法令,似乎便是從仙界典籍中摘錄,還有他們的婚書,我這幾日也找機會看了幾篇範文,約定得極為詳細,格式和我朝全不同,應當也是挪用之物。”

既已經承認了謝六姐是‘仙界’來客,便很容易從她的統治中看出仙界手筆來,有些衙門的設置,還有本朝的風範,而大多讓人感到拗口生硬的用詞、語法,包括法令,則很顯便是從仙界挪用,因除非官麵上,使團成員必須堅持論證反賊的不可持久,私下這樣的場,心中想的,口中談的,便要微妙得多了——若真是完全不合理,仙界怎會有那樣的規定,且任何人可以感知得到,仙界比世不知要繁華到哪裏去了,可見其種種律令規條也必定有過人之處。

既仙界法令必是有道理的,那麼沒有道理的,便儼是本朝的規矩了。謝六姐這篇文章不但長,而且出乎了有人的意料,未和張如進行激動人心的雄辯,或者也是因未能放到第一版,而是低調地第七版占了個版麵,但其中傳遞出的種種信息,卻讓王肖乾這樣的正牌進士麵沉似水,而一向仰慕風雅的曹如,也跟著惘若失:謝六姐傳遞的第一個信息,便是買活軍重數據而不重文采,‘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言權’,隱隱約約便透了一點,買活軍絕不會和本朝一樣,講究‘不為進士,不入翰林,不入翰林,不進內閣’,他們更偏好的無疑是從親民吏做起,掌握了大量翔實的數據,且又有總結歸納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做調查研究的人才。

隻有這樣的人才,才能寫出基於事實的文章,畢竟,摒棄了二十條謬誤的政論文,該用什麼去填充?便隻能用事實和數據,而如果買活軍的報紙是這樣以數據互作戰……那麼,敏朝的官肯定是做不好買活軍的官的,這是無疑的結論。

自了,這話是不好說出口的,否則豈不是承認了自己也正掂量著要去做買活軍的官了?但結論仍是顯的,買活軍這裏,要做出成績,要求的不是寫什麼名言警句的能力,第一個是要有從吏做起的決心,第二個是要有做好事的能力,第三個是要有做好調查研究的耐,第個才是要有把一切組織為報告的文采。

而敏朝做個前程遠大的官,要求的第一是考八股的能力,要有文學上的聰明悟,第二是要有拉關係的能力,要複雜的官場中和上峰故舊把關係處好,第三是要有站隊的眼光,得站到將來的勝利者那邊,如才能一步步踏上更高的舞台,第——要到第了,才要求具備一定的做事能力,因為一個考中了庶吉士,進過翰林院,有機會入閣的官員,他是不需要去做親民官的,連知縣尚且不必做,更何況更低一層的親民吏?他的做事能力,便體現把文書做好,奏折寫好,僅而已。

很多閣臣一輩子沒有做過親民官,譬如如今的葉首輔,從翰林院修撰而至太子左庶人,又至金陵禮侍郎,這是他唯一一次受排擠而外放,回京便立刻高升為禮尚書,從而入閣。葉首輔對田地頭的事情,可以說是從無了解,他的資曆買活軍這裏毫無疑問,根本是不合格的,不能被委以重任,既為首輔,‘從下立論’,那便要對下的數據了如指掌,葉首輔……恐怕做不到這一點。

這還不是讓人絕望之處,最讓人絕望的,於如今敏朝的親民官,恐怕也對本地的數據一無知,甚至連六中人,對於下的數據不甚了了,要找到對政務數據真正有了解的人很難,因為敏朝的數據已經很久沒有人去統計過了,不論是最重要的人口、田地,還是次一等的,謝六姐一文中提到的‘關犯罪率’,既沒有人了解,也沒有人真正感興趣。便是要去做,無法想象該如何去做到。

這是……讓人絕望的差距。

非是船堅炮利,火力的直接對比帶來的恐懼,也不是奇技巧,宏偉仙器帶來的震撼,這種對於統治細節的拿捏,卻是無聲無息中讓人完全陷入了絕望之中,差距太大,甚至連學學不來,甚至於已經大到了這一方應該完全放棄學習,轉為抵抗的地步——這是一種全維度的碾壓,對買活軍的學習不但很難收到效果,甚至反而會加速敏朝的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