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9 章 旅途食事(1 / 3)

臨城縣外的馬車站,確實是這些年以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一般臨城縣的百姓,如果不出遠門的話,會到車站去的機會不多。這車站占地很大——和以前的驛站一樣,但是離城很近,規模要大得多,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進去使用,不像是有些驛站,除了官員以外,百姓們進去,哪怕隻是落腳喝口水,也要額外交點錢,買活軍的車站,水起碼是隨便喝的,要住宿,要洗浴,要吃東西,價格也不比城裏貴。

這是一處很大的建築群,而且相當的熱鬧,從城裏出來,先看到的是一間澡堂,騾子們蒙著眼,正從河裏車水,下遊遠處可以看到洗浴過的廢水彙入河中,買活軍的澡堂子裏,一直都用草木灰、皂角做的澡豆,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澡堂的廢水是直接排入河中,聽說如果肥皂用得太多,對於下遊水質會有影響,雖然南方多水,但也要注意維護水體的清潔。

澡堂外,鍋爐房、煤炭倉庫,這都是配套的東西,時不時可以見到行路人談笑著從澡堂子裏出來,這會兒恰好是早晨,有許多趕夜路的馬車,深夜到了車站,都在等早上澡堂子開門,趕緊進去洗洗一身的灰塵疲乏,有些性急的,便在車站換車,又往下一程去了。

再往前走,便是一排排的馬廄食槽了,此處至少常年飼養著三十匹以上的駝馬、走騾,這在從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一般的驛站能有個三五匹馬便算是非常闊綽了,很多驛站也就養一頭騾子,一次隻能送一趟信,若是有急事,就得往縣裏去協調。而臨城縣的驛站,別說是牲畜了,此前連驛丞都沒有,實際上已經處於荒廢狀態。

但是,買活軍這裏的牲畜是很多的,百姓們未必都能意識到這個事實——買活軍這裏正在聚斂著巨額的財富,這些財富並非是以貴金屬的形式彙聚過來的,而是體現為各種有形無形的物資,礦產、牲畜、金屬、人力、食材,這些財富正通過海船、陸運、內河等各種形式,向著買活軍靠攏,因此原本在南方還算是有些貴重的騾馬,在買活軍這裏倒也的確很常見了。

而且,買活軍這裏對於牲畜的需求,也要遠遠強於之前,就說車站,為何飼養了這麼多的馬騾?因為車站是這般的道理,每日裏,他們會往下一程發若幹趟車,這些車隻走一日,在彬山歇腳,然後停留一日,給馬騾們休息一下腿腳,隨後再返回臨城縣這裏,再歇一日到數日,主要看車輛的載重,如果拉貨的話,要多休息一兩天,否則馬很容易累病,壽命也會受到影響。

這麼一兩天內,還要給馬兒們在山林間走動走動,磨磨蹄子,要洗刷一下身子,給它們吃點好的——照應馬匹的獸醫和馬倌,也是很緊俏的職位,獸醫很多都是從專門學校畢業的,或者是民間自學成材,先應聘進來幹著,文化課一通過,就要去專門學校進修。

至於馬倌,這就很有趣了,很多馬倌都是遼東人,甚至還有韃靼漢子,不知怎麼也流竄了幾個到這裏來討生活,別的不說,這些韃靼人伺候馬兒是真有一套,以至於買活周報的招聘廣告上還刊登了車站的消息:招聘馬倌,待遇從優,韃靼人會說漢話,能考過掃盲班的優先錄取。各地邊軍懂得伺候馬的也優先考慮。

也不知道這報紙能不能發到草原,發到那些邊軍那裏去!起碼這些馬倌還能兼任車站的保安工作,遼東人一般都是打散了安排,一個遼東的馬倌,搭配一個本地人,再搭配一個內陸來紮根的流民,一個車站至少要三個馬倌,這是很常見的搭配。

遼東人教餘下兩個人照料馬匹,本地人教他們說本地的土話,內陸的流民受累多賣點力氣,如果他們是川西人,不太會受到欺負,因為川西漢子在本地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郝嬢嬢就是敘州的嘛!她賺的錢,變成了接敘州的漢子婆姨過來的航船,買活軍這裏川西人也是很多的。

有了馬廄,此外還要有的是停車、修車的地方,這兩樣地方占地就很廣闊了,一旁是馬倌、車夫們的宿舍,還有會修車的手巧工匠也住在這裏,車輛的數目一多,敲敲打打的活計就永遠都少不了,這也是經濟活動繁盛的證明——

就說徐地主他們,要去雲縣,也是先在彬山歇一個晚上,隨後再去雲縣,他們提前買了票,是6-2、6-3、6-4,以此類推,也就是說,他們去買票的時候,這一天從臨城縣去彬山的車子,已經排到了第六輛,那之後要再往下排多少,就不好說了。一般來說,一天最多發8輛,除非牲畜和車廂都有多,才會發9輛,若是買不著票,要麼再等一兩天,要麼,那就隻能受受累,自己走著去了。

自然了,若是幾年前,出門那還不都是靠走的?官道難行!騎馬也說不上多享受,隻能靠雙腳慢慢的跋涉。但是,在買活軍這裏生活得久了,人們很自然地就覺得,出門倘若不坐這種帶彈簧避震的四輪馬車,那這門就根本不值得出。

哪怕是最窮的人家也舍得掏這個路費,畢竟,車費再貴,也不會貴過人的工錢。挑著擔子從臨城縣走到彬山,可能要走上一天多,晚上得在野外過夜,車費也不過就是五十文一人,恰好是一個通過掃盲班考試的勞力兩日的工錢。

有了這樣的想法,坐車的人豈不就更多了?一個車站,一天光運人的車輛隨隨便便都發出6輛了,還沒算運貨的車隊呢,這條水泥路修好以後,是真被走得夠本了。而且,馬歇車不歇,車廂是可以換套了馬匹,繼續在兩個車站間往返的,這樣高頻率使用的車廂,每天需要維修的小問題,也足夠讓一個維修師傅忙得團團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