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1 章 背鍋俠買活軍(1 / 3)

“前往買活軍使團處備案簡直,簡直是胡鬧荒唐這還不是幹涉內政”

清脆的瓷器破裂聲,跟隨著主人的怒吼聲響了起來,屋內的聲音為之一頓,隨後,主人的聲音便更加氣急敗壞了起來,很顯然,意外摔碎的茶盞,本是他的心愛之物。“老劉,還不快來收拾”

中年長隨不言不語,立刻沉默地碎步進門,半蹲在地,用帕子裹著手開始撿拾碎瓷,工部尚書張子讚在書房內負著手,氣勢洶洶地來回踱步,“這還不是幹涉內政,那什麼是幹涉內政悍然撕毀協議,凶惡至此真是臉都不要了難道就不怕朝中群情激憤,壞了天下人心不成買活軍跋扈可恨”

“還有那良妃、容妃二女,巧言令色、掩袖工讒之輩,真乃亡國妖妃偏偏皇帝卻如此軟弱,可恨,可恨”

如此不管不顧地痛罵了一炷香的功夫,把買活軍、皇帝、內閣,兩個鬧離婚的妃子都問候了一遍,張子讚方才勉強氣平,怒道,“可恨那逆侄,定不知適可而止的道理,此事他一定又要在報紙上大放厥詞了”

他這說的,自然是身在買地的天一君子了,這個人到底是誰,雖然台麵上無人明說,但身份也不是絕密,朝中上下該知道的早已知道,張天如便是張子讚之侄而且還是一個備受欺淩的庶子,張家家風因此飽受同僚嘲笑,聽張子讚的親友寫信,姑蘇還一度編了歌謠,笑話張家家風糜爛混亂,不是積善人家。

再加上姑蘇現在被買活軍滲透得厲害,天一君子在報紙上又極為活躍,麾下集結了一幫激進派的新學書生,和敏地的飽學儒士唇槍舌劍,彼此攻訐,而且手段極其下作,他們自發的小冊子裏,針對敏地發聲的儒士,進行極其苛刻的審查倘若儒士本人是大戶人家,好,那你完了,在家鄉盤剝百姓的行為,立刻會被如數家珍,並且還聲稱要組織家鄉農戶去買地備案。

倘若儒士自家出身貧寒,確實是靠學識傳家呢,那也不要以為就能占據道德上的高點了,你既然如此貧寒,是如何能一直讀書讀到今日的呢是不是接受過本地士紳的接濟

倘有,那麼好了,你自詡君子,來往的都是這些用佃租逼迫百姓的人嗎你的眼睛隻看得見千裏之外的買活軍,看不見身邊百姓的苦痛你還有什麼臉叫君子呢

就事論事這四個字,雖然一向是買活軍官方的行事標準,但是,天一君子他不是買活軍的吏目啊,隻是當地一個出名的書生或者叫做社評家而已,他這些從道德入手,對論敵進行瘋狂打擊的文章,甚至很少刊登在買活周報上,而是時常自掏腰包,印了社評出來,夾帶在買地送來的報紙裏,以此來進行和敏地儒生的論戰。

而儒生們想要辦到同樣的事,把自己的回擊在買地散發,卻是無門國朝旬報雖然在買地的銷量也很不錯,是可以走關係去夾帶,但是,本地的信息傳遞太不方便,譬如說書生們看到了張天如的文章之後,各自都寫了回擊的文章,但要收集起來,製版、印刷,耗費的時間比買地要長得多了買地的活字印刷現在已經很成熟了,可敏地這裏,活字印刷機器還是國朝旬報禦用的那兩台,光是印刷報紙就忙不過來了,哪可能外借,想要翻印數千份小報,達到和張天如一樣的聲勢,活字版是根本不夠用的,還是必須要雕版。

但雕版的速度,又更加慢了,所以在論戰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張天如已經就一件事罵了兩三次小報了,敏地這裏的回擊卻還和便秘一樣,結結巴巴的憋不出來。再加上張天如根本不講道理,什麼就事論事,完全不屑貫徹,在儒學辯論中,他完全學去了西林諸君子的妙招瘋狂上升個體,既然反對你西林的人都是小人奸佞,那我就先對你們進行道德審查,看看你們自己是不是真君子。

而且,他所用的邏輯異常簡單,卻又顛撲不破買地沒有佃租,因此買地農戶的日子過得多好,光看報紙就能看出來了,你們這些西林君子,還好意思辯稱佃租是正當收入,農戶的苦難是普遍現象麼如果你們和你們的親友都還倚靠佃租生活,那是怎麼有臉把自己看作是道德楷模的分明就是一群欺世盜名、皮厚心黑的小人奸佞

這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戰略,再配合張天如恐怖的情報能力和他論戰的人,也不是沒有想過用別號來掩蓋身份,止住這種查族譜式的謾罵,但張天如不知道哪來的情報,對於西林諸人的關係網極為了解,總是能從別號背後挖掘出對應的真人來,再配合該人家族中的秘辛,進行瘋狂的攻訐既然儒學強調三綱五常,強調宗法,那你為你一族人的品德負責,沒問題吧一個大家族,上百人,隻要稍微有一點錢,仔細鑽研下去,難道還找不到一兩個扳倒你的醜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