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親自采買,其實根本不用那麼麻煩,尤其是買糧食,把馬車停在鎮子外麵,步行進鎮,跟上商鋪說一聲,給了定金,約定好時間,人家直接把東西送到馬車上。
兩人在鎮上轉了一圈,把該買的都定下,然後去市場找張老大去了。
正巧他今天在市場上,跟他說了後天一早殺豬的事情,張老大連連答應。
“對了溫當家的,你們家有兩頭大肥豬是吧?都殺了嗎?”畢竟也是經常打交道的,張老大又是專門幹這一行的,自然知道溫巧芸家裏的情況。
“隻殺一頭就夠了,另一頭準備賣掉。”
養了一年,這大肥豬也有兩百來斤了,因為隻有豬草米糠,最多後期添加了點豆渣酒糟的,加上這種黑豬本來就長得慢一些,確實跟上輩子養過的那些三百多斤的大肥豬差遠了。
不過溫巧芸自己也明白,上輩子家裏養的大白豬,都是經過培育改良的三元豬什麼的,本來長得就快不說,吃的也好,什麼苞穀紅薯的,有條件的還能用飼料催一催。
這麼一比較,現在養豬自然不能跟上輩子相比。
就連這兩百斤,也虧得她一天三頓的喂豬草米糠,不然按照大家都是每天兩頓的野豬草,忙起來了一天可能一頓的喂,估計撐死了也就一百多斤。
張老大不知道溫家的豬到底多大,可他知道溫巧芸是怎麼喂豬的啊,聽她說要買一頭,頓時高興起來。
“過年豬肉漲價了,這年前的價格最好,現在的肥豬是十個銅板一斤,溫當家的你覺得怎麼樣?”
十個銅板的確不低了,不過最近市場上的豬肉,最低都是十五銅板一斤,除了殺豬本來就會掉秤有損耗,人家殺豬匠也是要賺錢的。
這要是平時,最多也就七八個銅板一斤的肥豬。
不過溫巧芸過年的時候喜歡偷懶,基本上都是年後不多久就買了豬仔回來,過年前再賣掉。
所以這會兒,聽張老大這麼說,沒多想就同意了:“那行,另一頭就賣給張老大了,不過我家後天要辦喬遷酒,要殺大的那一頭。”
張老大也算是幫了他們不少,沒道理這豬賣給別人不給他,何況這市場的價格,這幾天都一樣。
“喬遷酒?恭喜恭喜。”張老大連忙道喜,順便定下了剩下那頭大肥豬。
說完這事,溫巧芸又問:“對了張師傅,之前本來說每個月要十頭小豬仔的,現在已經四十頭了,剩下的不如緩一緩吧。”
“怎麼?溫當家的不要了?”張老大有些驚訝,倒也沒生氣,幫人介紹小豬仔,即便兩邊都賺,一頭小豬仔也就兩個銅板而已。
他主要還是買豬殺豬賣豬肉,幫人牽線介紹小豬仔不過是順便而已。
而且這種本來也很少,大家誰不是十裏八鄉認識不少人,誰家有母豬,什麼時候生小豬,什麼時候賣,大家其實都清楚得很,用得上他的地方並不多。
所以現在溫巧芸說不要了,他也不覺得有什麼損失,再說了,不是還有一頭大肥豬可以賺回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