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的聲音道:“大將軍免禮。”
這時王沈的聲音道:“車騎將軍請上賀表。”
宦官走向王沈那邊去了。秦亮也直起身體,恢複了坐姿,便見左邊的領軍將軍令狐愚、正轉頭看過來。秦亮察覺到他的動作,也投去目光,兩人默默地對視了一眼。
頃刻間,便見好幾個人都陸續側目,向秦亮看了過來。
但秦亮這點城府還是有的,並沒有表現出來,他幾乎沒有任何反應,很快已端坐在席位上、目不斜視。
大鴻臚屬官繼續念著賀詞,秦亮完全沒聽進去,心裏已經冒出了一股怒氣!
東關、羨溪大戰,破敵軍十萬之眾,且魏軍自身的傷亡比例並不大,如此大功,秦亮作為大軍主帥、賞賜竟隻有增加三千戶食邑?有些東西秦亮推辭是另一回事,但皇帝至少應該有個態度的。
此事郭太後應有提醒,可能皇帝不想聽從而已,因為那份詔書來自宦官、而非中書省。
雖然會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的皇帝或許更加危險;但像曹芳這樣、表麵功夫都不想做的人,照樣讓人難以忍受。
不過秦亮這次回來,本就打算要廢掉這個皇帝。他想到這裏、才漸漸忍住了怒氣,反正維持不下去,很快也不用維持了!
等到朝賀結束,大夥陸續走出了東堂。秦亮與杜預、辛敞一起出來,剛走下台階,便見宦官張歡也來到了殿堂門外。不過最先走到麵前的人,則是度支尚書諸葛誕。
相互見禮罷,諸葛誕便道:“我有幾句話、正想與大將軍說。”
秦亮點頭道:“我們邊走邊談。”
杜預與辛敞走在後麵,沒一會就相隔了段距離,秦亮與諸葛誕走前麵、沿著台基下麵的磚地繼續往東走。
過了一會,諸葛誕開口道:“前月陛下派人召見,吾等才進宮覲見的。”
秦亮隨即淡然道:“我知道。”
諸葛誕接著說道:“這回我欲主動麵見陛下,打算談論大將軍受賞之事,便先言語一聲。”
秦亮等著下文。
諸葛誕道:“須得勸諫陛下,大將軍是此役主將、若是封賞不夠,那諸將士的軍功不應該更少嗎?今日陛下封賞稍欠深思,恐怕會引起中外軍將士不滿。”
這會諸葛誕主動找上來,還真是最好的人選。諸葛誕是夏侯玄的好友,而且有過背叛王家聯盟的汙點,無論在曹芳的眼裏、還是外人看來,都不像是在逼迫皇帝。
秦亮立刻側目,打量了一眼諸葛誕、引導著他:“我已高居大將軍之位,隻能繼續增加食邑。”
諸葛誕沉吟片刻,終於說道:“大將軍居功至偉,封國公、加九錫也不為過。”
秦亮隨口說了一句:“特權太重,我不會接受。”
諸葛誕立刻說道:“陛下欲予,是稱道大將軍之功。大將軍若不受,乃因德行高節、為人謙遜也。”
他等了一會,又道:“勸諫陛下,全是我自己的主張,並沒有受人指使,不過是出於公心而已。”
秦亮目視諸葛誕:“既然如此,我也不必過多勸阻了。我們雖與外姑相處得很好,跟一家人沒什麼兩樣;但如公所言,親戚之情與朝廷大事,分清楚了就好。”
諸葛誕道:“大將軍說得是,我定謹記、公私分明。”他說罷轉頭,看向後麵的宦官張歡,便拱手道:“我走閱門出宮,請先告辭了。”
秦亮回禮道:“府中偶有親朋好友相聚,公可時常過來走動。”
諸葛誕再次拱手:“多謝大將軍盛情。”
張歡與諸葛誕相互揖見之後,便上前對秦亮說道:“有關東吳之事,皇太後殿下想聽聽大將軍之言,請大將軍明日到東宮覲見。”
秦亮揖道:“臣奉詔。”
張歡還禮,歎了口氣道:“皇後殿下,也想最後見大將軍一麵。”
秦亮皺眉道:“最後?”
張歡靠近半步,小聲道:“皇後病重,這回恐怕是不行了。皇太後殿下說甄將軍回朝、能與皇後相見,便因大將軍此前上書請詔。皇後才想趁大將軍覲見之時,當麵道一聲謝。”
秦亮道:“毌丘儉叛亂之時,甄將軍還是明事理的,我隻是為他做了件小事。禦醫也沒有辦法嗎?”
張歡道:“召見了幾次禦醫,皆束手無策。”
秦亮沉默片刻,說道:“明日我再問問病情。”
張歡揖道:“仆便先告辭、回去複命了。”
秦亮遂還禮道別。張歡又客氣說了聲:“大將軍慢行。”
。您提供大神大魏芳華的秦亮呂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