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塔底(1 / 3)

眾香客轟然附應,紛紛拍掌叫好。

“那可不成!”胡三書更不遲疑,探出身叫道,“我們家少奶奶一息尚存,正等著方丈與大智長老救治呢!丟在塔林裏,若有什麼三長兩短,找誰償命去?”

眼見眾人又吵作一團,知客僧忙出聲製止,道:“各位施主,塔林乃是存放本寺僧侶舍利子的地方,原本不該對外人開放,但今日情況特殊,也隻有便宜行事了。”又轉頭朝樓上的許宣、胡三書合十行禮,道:“塔林是本寺聖地,防護甚嚴,施主不必擔憂。若實在放心不下,兩位也可隨棺而行,守護在側,如何?”

*****

圓月初升,掛懸塔簷。

金山寺的塔林裏存放了八百年來上千僧人的舍利子,大大小小數百座石塔參差錯立,被月光斜照,亮處白如霜雪,幽深處則晦暗朦朧,鬼影幢幢。

已過清明,江上的寒風依舊刺骨,卷到山頂,更是撲麵如割。站在崖邊往下望去,數以萬計的燈盞星星點點,連成一片,沿著金山寺一直蔓延到山腳、兩岸,映得滿江彤紅,蔚為壯觀。

鼻息間盡是濃鬱的香火氣味,耳中則灌滿了誦經聲、講經聲、木魚石磬聲、絲竹法樂聲……此起彼伏,莊嚴肅穆。

此時此夜,也不知有多少信徒香客,正從大宋各地趕來,燒香點燈,一步一叩拜。

許宣幼年時曾隨真姨娘參加過兩次金山寺的水陸法會,對此盛況自不陌生,想起當日騎在父親頸肩,被人群推擠,不住探頭遙望山頂慈壽塔的情景,更是止不住淚水奪眶,心痛如絞。光影模糊的視線裏,仿佛又見到了真姨娘揚起頭,慈愛無限的笑容。

從他記事起,父母也不知在這寺院裏燒過了多少香,許過了多少願。賊老天嗬賊老天!如果世間真有神仙菩薩,又怎忍心讓善良無辜的他們蒙冤慘死?如果沒有菩薩,又要這數不盡的殿宇佛像何用!

悲怒填膺,扶在石塔邊沿的五指不自覺地朝裏一捏,齏粉簌簌,險些崩塌。胡三書正小心翼翼地挪開棺蓋,聞聲吃了一驚,轉頭四顧,好在周圍看護塔林的僧人正忙著抬放那數十口棺材,未曾察覺。倒是樹頂的寒鴉被驚得衝天尖啼,枝葉紛搖。

許宣收斂心神,從懷中取出乾坤袋,抖了抖,掉下一個白衣女屍,又敞開袋口,朝著棺內默念法訣,旋風鼓蕩,頓時將白素貞吸入了袋中。

胡三書忙抱起草地上的白衣女屍人,塞到棺裏,整了整衣裳,又覆上了棺蓋。這女屍正是被無端扼死的盲妓采奴,屍首存放在衙門裏,被李公甫連夜盜走。。許嬌容用“苦情花”毒針在她身上紮了幾個小口,稍作喬化,由許宣帶到這裏,來個“狸貓換太子”。

金山寺不比所在,高僧如雲,如非耍此手段,要想帶著白素貞大搖大擺闖入慈壽塔,絕無半點可能。大智長老雖已為白素貞開棺把脈,但他礙於清規戒律,未曾端看臉容,就算再次開棺查驗,也難分辨真假。至於那法海,此時多半已被囚禁在戒律堂裏,由執法和尚反複審問,再決定如何交給官府審斷,等他來此開棺對質時,自己早已將慈壽塔翻了個底朝天了。

許宣剛將乾坤袋掖入懷中,山下便竄起一道火光,有人尖聲大叫:“走水啦!走水啦!”接著不遠處又有火焰噴湧,紅光亂舞,霎時間驚嘩四起。

山頂眾僧臉色齊變,顧不得棺材,紛紛衝出塔林,朝山下失火處奔去。水陸法會人山人海,到處都是香火燈燭,最怕的便是火災,一旦火勢蔓延,輕則人潮自相踐踏,重則全島陷入火海,後果不堪設想。

許宣更不遲疑,轉身朝慈壽塔疾掠。這幾把火不消說,自是假扮香客的海賊們放的,為的便是調虎離山,給他製造出尋找六合棺的寶貴時機。他隻是囑咐李公甫弄出點亂子,沒想這幫海賊如此無法無邊,索性放起火來了。

也不知他們在火裏又加了什麼幺蛾子,“轟轟”連聲,山南山北又噴起幾道衝天火龍,黑煙滾滾,地動山搖。

金山寺亂做一團,裏到處都是驚呼、慘叫。守在慈壽塔下的兩個僧人也忍不住奔到了崖邊,四下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