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的神色漸漸變得肅穆起來,很顯然,蘇寧的話有道理,先秦時期的很多事情他都不甚了解,所讀的書除了兵書就是儒家典籍,並沒有讀過其他的什麼書,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書可以讀,那些野記雜文之類的,他也不屑於去讀,而如今看來,一直以來被歧視被鄙視的墨家學說,倒是於國於民有大利。
墨家學說的確實用,而且很牛,比起儒家學說更注意探討理念和人性以及純粹的學術方麵,墨家學說更多的涉及於國計民生這一方麵,墨家之所以不為後來統治者所容乃是墨家始終如一堅持兼愛非攻的理念,而儒家則是在董仲舒的一手操持下和皇家綁在了一起,所以墨家式微了,儒家強大了。
可是就目前大唐而言,墨家的理念雖然不能被接受,但是墨家的知識卻是大唐所非常需要的,尤其是得知了向凜乃是墨家傳人之子後,蘇寧更是急切的想要和如今世上存在的墨者們多多接觸和了解一下,並且將他們請到大唐朝廷上做官,進入工部和兵部乃至於戶部,用他們的精巧知識武裝大唐。
至於他們的理念,這倒是蘇寧所不喜的,兼愛還可以接受,畢竟都是自己人,蘇寧也很反對內鬥,但是非攻這個玩意兒,注定了墨家不能為強者所容,不放棄非攻,墨家無法重新回到大眾視線裏麵,就更別提和儒家對抗了,如今諸子百家裏麵姑且還有組織的也就是兵家和墨家了,兵家就是如今的軍方,而墨家還是一個地下組織,至於其他的學派,隻有寥寥數人作為興趣研究。
這不好,真的不好,儒家一家獨大,將活生生的儒家學說變成了死氣沉沉的教條,把學派變成了宗教,不允許其他人質疑,這不是赤裸裸的宗教手段嗎?有了佛教和道教已經夠了,不需要再來一個儒教添亂,儒家應該是一個學派,一種學說,而不應該是一個宗教組織。
“你想說什麼?說完。”李二陛下這樣說道,然後一揮手,身邊的太監護衛全部離開了,這是秘密談話,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會有任何人知道,這是李二陛下所要表達的意思。
蘇寧明白了,說道:“臣想說的是,大唐若要強大,若要富強,缺了墨家,是不可以的,乃至於諸子百家學說中,很大一部分都能為大唐所服務,而如今大唐偏執於儒學,在臣看來,乃是舍本逐末之舉,儒學乃是修身之學,引人向善之學,而非是治國之學,真正的治國之學乃是法學,而法學失之於剛強,是以以儒學中和之,並非以儒學治國,大唐,需要變法!”
變法!
這個詞語的能量和信息量都太大了,饒是李二陛下這位鐵血帝王也有些愣神兒,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盯著蘇寧問道:“變法?你可終於說出來了,變法,變什麼法?怎麼變法?”
蘇寧咬了咬嘴唇說道:“無論何時,一家獨大都不是國家社稷之福,儒家一家獨大,是以有山東豪門之禍,朝廷不能製之,反受其所製約,陛下,這就是必須要變法的緣由,臣不討厭儒學,這段時日也讀了不少儒家經典,孔孟之道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那多是為人處事方麵,人性品德方麵,並非是治國之道。
所以若要強國,便需要法家、墨家、兵家、縱橫家等百家一起施為,一起為國家奉獻,百家爭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已經不需要百家爭鳴了,不需要諸子百家相互攻擊,但是很需要諸子百家通力合作,法家可用於刑部,墨家可用於工部戶部,兵家用於兵部,縱橫家用於鴻臚寺,乃至於陰陽家都有其用處。
正如陛下所言,儒家不可棄,無論如何,儒家都對華夏有巨大貢獻和用途,不可棄,但是論到治國,儒家則比不上其於諸子百家,便是熟讀儒家經典之人,他治國所用之術,便是儒術乎?恐不盡然,乃是掛羊皮賣狗肉之舉,臣所希望的是,陛下,我們可以有軍事大學,為何不能有類似於弘文館,教授百家之學的大學?”
李二陛下眯起了眼睛,這個事情他也想過,蘇寧也提過,但是相對於軍事大學而言,建立一所文化類型的大學,麵臨的阻力要大得多,因為站在李唐皇室陣線上的文人實在是太少,支持山東世家豪門的太多,不少臣子都和山東世家豪門結親,絲毫不顧及皇室曾經被山東世家拒婚的丟麵子的事情,這讓李二陛下恨是惱火。
“這倒是不錯的提議,但是,此事實在太大,牽扯麵實在太廣,你且讓我好好想一想,好好想一想,明日你組織一下,我去一趟城外左武衛軍營視察學生,好了,你可以走了。”李二陛下揮揮手,帶著一臉凝重的神色,離開了城樓,蘇寧知道這個事情實在太大了,絕對不是幾年之內可以搞定的,所以,先想想,不急。
關於李二陛下要去軍營裏麵視察學生的事情,蘇寧自然不用親自去做,喊來了跟在身邊護衛著的趙虎,讓他去告訴正在朱雀門外麵接受部分考生詢問的上官琦,讓上官琦去負責這個事情,而蘇寧本人,則是一溜煙地離開了所有人的視線,狠狠的警告四大護衛不要跟上來,晚飯不在家裏吃了,然後沒影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