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真的很想哭……也有點想笑……
作為一名大唐的將軍他很想笑……但是作為一名將軍他很想哭……
為什麼這樣說呢?主要的原因還是他率軍加入波斯軍團之前,薛萬徹暗中囑咐他的話,作為大唐的將軍,就要毫不吝嗇的使用波斯人衝鋒陷陣,他們死得越多,對我們越有利,別去聽信什麼紙上的條文,那都是虛的,一旦涉及到根本的事情,誰去管你是死是活?我就知道一條,搶地盤,搶人,搶財物,管他娘的!
薛仁貴覺得自己應該貫徹薛萬徹的指示,要是三年前的薛仁貴,估計不會答應薛萬徹如此卑鄙的計策,但是三年之後的薛仁貴,也在軍隊裏麵曆練了很久了,對於這些事情有了自己的主張,有了自己的考量,他已經黑化成了一個合格的將軍,當初的純情小男生已經不複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比杜荷更加黑化的腹黑將軍。
所以他對於波斯重騎軍團被阿拉伯人偷襲得手丟掉了一半的糧草這件事情哭笑不得,波斯重騎軍團的一半為此全軍覆沒,而波斯人的實力也被重創,糧草也沒了一半,受到的掣肘也少了一半,任務也完成了一些,薛仁貴覺得接下來的戰鬥應該比較好指揮了,沒了重騎軍團攪事兒,他覺得進軍的任務會順利一半。
不過連帶著損失了百分之五十的糧草,對於薛仁貴來說,他就要麵臨一個進軍還是就地等待糧草的抉擇了,這也多虧了他不相信重騎軍團,所以把一半的糧草放在中軍,交給大唐軍隊保護,而剩下的一半用來安撫那些鬧騰的重騎兵,結果不出意外的,阿拉伯人也不知從哪兒探知了這支重騎軍團的方位和他們押送的糧草的方位,趁夜突襲!
等薛仁貴率援軍趕到的時候,阿拉伯人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了,而波斯重騎軍團整整三萬人被打的七零八落慘兮兮的,糧草全部被毀,薛仁貴估計這也是三路大軍裏麵絕無僅有的事件,之後薛仁貴虎著臉看著波斯軍隊的主帥,老家夥紅著臉很不好意思,然後答應了薛仁貴,下令所有的重騎軍全部北返,去別的地方駐守,退出戰爭,然後把戰爭指揮權拱手相讓。
薛仁貴這才滿意的點點頭,驅逐了三萬人的重騎軍之後,波斯軍團的總兵力下降到了十五萬人,不過沒有那群蠢貨的幹預,沒有了豬隊友的牽連,薛仁貴可以完全放開手腳,也可以不用擔心在下一批糧草到達之前會沒有飯吃,他下令軍隊一路猛進,沒有再給阿拉伯人攻擊他的機會。
期間還發生了一次阿拉伯軍隊夜襲的事件,被早就發現的薛仁貴暗中設伏,打了他們一個全軍覆沒,輕而易舉的拿下了一座本來還挺堅固的城池,然後一路高歌猛進,波斯軍隊也發揮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戰鬥力,終於趕在約定時間的最後一天抵達了約定集合點,那個時候,大唐軍隊和羅馬軍隊都已經會師三天了。
薛仁貴的順利抵達讓薛萬徹大喜,看到波斯軍隊減員十萬的時候也有些驚訝,仔細詢問才知道這又是那支重騎軍團的問題,而且隻是損兵七萬,最後三萬重騎兵被薛仁貴趕走了,離開了戰鬥序列,這樣一來,五十萬大軍就還剩下不到四十萬,差不多三十七萬的樣子,而一個多月的進攻中,阿拉伯軍隊的損失應該在二十萬上下。
這場耗時三年多的大型會戰,不僅僅讓阿拉伯人把血流幹了,也讓波斯人和羅馬人把血流幹了,從阿拉伯人偷襲波斯任何羅馬人開始算起,四五年間,羅馬人損兵起碼在四十萬以上,波斯人損兵起碼在六十萬以上,而阿拉伯人的損兵數量估計在七十萬左右,大唐軍隊的損失也在七八萬之數,加在一起,四個國家的損兵數量居然達到了近二百萬。
這還隻是單純的軍隊損失,要是算上那些非戰鬥人員,估計這個數目要翻上一番,當然了,隻有大唐軍隊的損失數目是單純的軍事減員,因為這是遠征軍,就是運送軍需物資也是用的戰俘奴隸,沒有動用一個大唐公民,其他的事情全部都是波斯人承擔的,波斯的那民夫也算是損失慘重了,為了支持國家打仗,一千多萬人口減少了將近三百萬。
羅馬人也少不了多少,敘利亞爭奪戰,東方行省爭奪戰,敘利亞奪還戰三場大戰就讓羅馬軍團損失了起碼二十萬的兵馬,三年戰爭又讓羅馬軍團損兵二十萬以上,這其中的平民損失估計要在七八十萬之數,還算是少的,保守的估計。
至於更加慘烈的阿拉伯人,既然是被三個國家壓著打那麼無論是兵馬損失還是人口損失都是驚人的,在他最強盛的時候,也就是大唐軍隊抵達波斯國都之前的那段時間,阿拉伯人的治下人口達到了一千二百萬,兵馬在一百萬以上,大唐軍隊加入戰爭之後,三年之內,阿拉伯軍隊的人數降低到了如今的不足三十萬,人口銳減七八成,不是死了就是被三國搶掠而走,阿拉伯帝國其實已經接近崩潰邊緣。
三年裏麵數場五十萬人以上的大型戰爭就讓阿拉伯軍隊損傷殆盡,一百萬軍隊早就不夠用了,他們實際上又緊急擴軍了五十萬左右,但是這五十萬人根本不經打,所以損失的速度也是驚人的,大唐軍隊就俘獲了起碼十五萬以上的阿拉伯青壯年男子回國做奴隸,更別說其他兩國獲得了多少人口和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