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眼看著又要不平靜了,四年沒有大的戰役發生,四年的休養生息,已經讓不少牛鬼蛇神們積蓄了太多太多的壞水,急需一個發泄的窗口讓他們排泄自己的壞水,否則憋得太久了就會壞掉,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蘇寧已經感受到了那些混蛋們幾欲爆發的惡意,這股惡意要是不能轉移到波斯人或者羅馬人身上,就有可能被大唐自己消化,甚至是蘇寧來消化,所以,蘇寧將會不惜一切努力攛掇李二陛下準備開戰,四年了都,再不開戰,蘇寧就要遭殃了,再不開戰,李二陛下就老了!
真的,這家夥真的老了,大概是為了國務操勞過度吧,四年前還是一頭油光發亮的的黑發,現在卻已經看到了絲絲銀發,有一天李承乾捧著一根白頭發在蘇寧麵前感傷,說這是父親的白發,父親老了,真的老了……嗚嗚嗚嗚嗚嗚……
蘇寧怎麼看怎麼覺得這是李承乾刻意為之,這混蛋!於是蘇寧果斷給了李承乾一頓暴打,然後警告他,別那麼早想做皇帝,老皇帝越老,他就越疑心,越容易猜忌,你好不容易熬到了貞觀十八年,就不要害怕還要熬到貞觀二十八年!
為了皇位,皇帝可什麼都做得出來,你給我記住了。
李承乾果斷閉嘴了,什麼也不說,然後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事實證明蘇寧是對的,在蘇寧努力攛掇李二陛下對波斯帝國展開強烈的外交攻擊,並且準備好開戰的過程中,李二陛下不止一次的明裏暗裏告誡蘇寧,我才是皇帝,李承乾還不是皇帝,我不讓他做皇帝,他就做不了皇帝!朕不給,你們不能搶!
最直接的一次告誡是這樣的:“看到你成長的那麼優秀,我很高興,你已經完全可以承擔起我想要托付給你的職責了,而我老了,頭上都長了白頭發了,精力不濟了,這些日子處理多一些政務就覺得頭暈眼花,留給我繼續開疆拓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不過,在那之前,你要知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這麼說,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蘇寧,你是個難得的人才,我很珍惜你,你也要愛惜你自己,明白嗎?”
蘇寧當時就覺得冷汗直冒,然後很認真的拜道:“臣謹遵陛下旨意。”
李二陛下這才很滿意的點點頭,讓蘇寧離開,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在李承乾三番兩次做出那樣的姿態的時候,蘇寧才會及時地糾正他,李承乾實話實說自己已經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了,已經做夠了太子,他不想再繼續等下去了,父親二十八歲做了皇帝,他不奢求可以比父親早,但是至少要在三十歲之前可以做皇帝,這樣他才有足夠的時間一展胸中抱負。
蘇寧緊緊的盯著李承乾,冷冷的告訴他:“皇帝不給你,你不能搶,現在你是太子,等你做了皇帝,你走到你父親今天的份兒上,你就會明白,對於皇帝來說,就是這樣,皇帝不給,誰都不能搶!”
不過正如同李承乾所說的實話,李二陛下的精力的確是在這幾年衰退的厲害,四十五歲的李二陛下在這四年來的逐漸老去,蘇寧幾乎可以用肉眼辨別出來,每一次入宮彙報自己的行政的時候,李二陛下的精神狀態都在持續的衰弱。
他的確是在年輕的時候和剛當上皇帝的那些年過於壓榨自己的精力,不注意休息,人在二十七歲以後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雖說四十多歲時正值壯年,但是這也是最後的強壯了。
社會學中有一種概念,就是老年君主統治能力下降的概念,君主擔任皇帝的時間越長,他的精力和統治力就會不斷的下降,年輕的時候輕而易舉可以辦到的事情,到老了卻無論如何也做不來,唐玄宗是這樣,宋仁宗是這樣,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都是這樣,康熙是這樣,乾隆也是這樣,做皇帝做久了,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李二陛下才做了十八年皇帝,但是這十八年來他所付出的精力似乎並不比那些做了四五十年皇帝的皇帝要少,他所統治的十八年裏麵,是華夏族有史以來把國土擴展的最大的,幾乎是前隋的三倍有餘,一直以來為禍邊疆的草原遊牧民族全部都被征服,抵抗的被押到中原做奴隸,不抵抗的則被發配為軍人管製下的專門為中原提供肉食的勞工。
草原上的經濟不過如此,養殖牛羊馬等牲畜,讓中原百姓們可以吃到更多的肉,不斷地把肉食輸入中原,讓中原的肉食價格不斷下降,使得平民百姓們也可以把肉食當作平常的菜式來吃,而不是把肉食當作奢侈品,肉食者也不再是貴族的代稱。
這麼廣大的土地打了下來,總要發展,中原漢族政府一貫所擅長的農業發展在這些土地上並不好用,於是在蘇寧的推動下,一些對農業事物很感興趣的年輕官員和學者恢複了農家的傳承,以新農家的姿態重現出現在世界上,以發展天下農業為己任。
新農家的出現不僅僅代表著古農家的傳承恢複,農家其實不應該算是一個傳承組織,到如今,也不過是借用了農家的稱謂,是一群研究農業重視農業的專門人才,主旨是因地製宜,發展農業,農家的官員也主要供職於民部,他們自己也有一個專門的分部,是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