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兵器、馬匹(2 / 2)

酒過三巡,馬員外對桌上的那道烤全羊情有獨鍾,吃的很香甜,武安見馬員外喝的高興,試探道:“朝廷有精銳邊軍鎮壓,流民成不了大事。”

馬員外卻道:“二郎君你不知道,塞外如今亂的很,東北的契丹人和女直人又鬥了起來,兩方都向大周稱臣,如今都派了使者到洛陽城,想要尋求上國支持,而今上又不理朝政,政事堂幾個相公吵吵鬧鬧的也沒定出個章程,看來宰相們是想讓他們兩虎相鬥,鬥個兩敗俱傷後再來調解。”

“隻是這樣一來,邊軍就要時刻在邊境留守重兵,以防不測,想要南下的兵馬就少了。”

馬員外喝了口酒,吃了一塊美味的烤全羊,繼續道:“其實外患隻是小事,有邊軍看著,女直人和契丹人翻不了天,就怕朝廷內有蕭薔之禍呀!”

說完這句話,馬員外明顯有了顧忌,沒有再往下說。

武安第一次具體聽說朝廷的大事,靜靜地聽著,沒有發表意見。

現在曆史已經不同,契丹人早早丟了燕雲十六州和遼東一帶,又被大周鐵騎打了個落花流水,這麼多年跑到苦寒的草原上生存,並沒有像後世那樣腐化墮落,女直要想取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聽馬員外的意思,女直人和契丹人相鬥怕是有大周朝廷的背後慫恿,即使沒有主動挑唆,怕是也樂於見到兩者相鬥,以削弱兩方的實力。

馬員外吃飽後,告辭離去,武安在他走時,除了先前定好的兵器,又定了三百五十匹匹能騎乘的戰馬,還定了一批馬弓和馬上用的長槍長矛,還有其他一些兵器。

眼看要不太平了,他還是多買一些為好,反正他現在不缺錢。

約定好下次送貨的日期,送走馬員外,武安開始召集人手訓練兵馬。

因為沒有古代從軍經曆,武安也不會練兵,不過他可以找幾個邊軍老卒當他們的馬步軍教頭。

高進、劉從彥兩人給武安提供了幾個人選,沒想到裏麵還有個熟人,就是在武家村教他騎射功夫的徐教頭。

高進也不知道兩人相熟,隻是介紹徐教頭因為喝酒誤事,耽誤了公事,獲罪後被縣衙開除了公職,不過他在邊軍待了多年,精熟騎兵作戰。

武安當初因為他強賣練兵小冊子,騙了他幾貫錢,心裏很不舒服,不過事情早就過去好久,他也就不追究了,再說徐教頭確實有些真本事,就同意他過來。

因為要練馬步軍八百人,人數太多,為了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武安並沒有把鄉兵副都頭的職位丟下,而是在縣城操作一番,還升官了,做了縣裏鄉兵的副指揮使,管理附近十個裏的鄉兵。

武安當上縣裏副指揮使後,立馬解散了以前鄉裏的鄉兵,由他的人代替,於是皆大歡喜。

這一日,武安先把兩個步軍教頭和兩個騎兵教頭叫到校場,不提徐教頭再見武安的複雜表情,武安要抓緊時間和四個教頭商議訓練的章程。

其實古代士卒訓練很簡單,隻要訓練有素,令行禁止,刀兵銳利,那就是精兵了。

兵器馬匹,武安已經購買,刀兵也算銳利。

至於訓練有素就需要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而這就要士卒有充足的營養補充,肉蛋是不可缺少的,不然士卒的身體承受不住。

這時候的人多吃羊肉,很少吃豬肉是因為豬肉腥臊,不過加入各種料子是可以掩蓋住異味,武安還知道一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在豬的小時候“擇豬”,也就是給豬去勢,公母豬都要閹了,這樣豬肉就一點不腥臊了。

明年捕鯨後,那更是不缺肉食用了。

武安根據後世練兵的特點,加上四個教頭提出的各種實戰建議,商議了足足兩天,才最終整理出練兵紀要。

當然,這還需要經過時間檢驗。

校場上。

步軍和馬軍已經分配完畢。

老兄弟中,韓潮、吳玉寶、杜白、張雍、張暑等人選擇馬軍,武豐、韓湧、劉猛、劉獐、周渭等人選擇步軍。

馬步軍各有場地,分開訓練。

。您提供大神古代我是一個鹽販子的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