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戰馬時,寧願自己勞累一點,也一定不要使馬匹疲憊,要讓它們時刻保持體力,隨時都能投入戰鬥,否則敵人突襲時,戰馬沒有餘力奔跑,人和馬隻能束手就擒。
武安聽要一人配兩馬三馬,明白徐教頭說的是對的,北方遊牧民族甚至大周邊軍多是一人多馬的,隻能咬牙再次派人向馬員外求購五百匹戰馬。
武安算過,養一匹馬的費用能養五個步軍,甚至還多,戰馬購買後,還要添置大量的馬鞍、馬蹄鐵、鞍繩等器械,平日喂養又是一大筆支出,還要雇傭許多獸醫,防止馬匹生病……
一匹馬十五貫以上,兩匹就是三十貫左右,加上士兵身上的兵器和鐵甲又是三十貫錢,馬鞍、馬蹄鐵等又要五六貫錢,這樣不算平日的養護,一個騎兵就是要耗費七十貫錢,三百騎兵就是兩萬一千貫錢。
若不是武安明年又添了一條財源,他真心是養不起。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曾說過:“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
想想秦漢時,朝廷從波斯、西域大宛、突厥等高寒之地引進了優良馬種,與中原馬雜交,培育出體力好、速度快、易於調教又少生病的良馬,這樣才能打的遊牧民族倉皇北逃,再想想兩宋失去北方和西北養馬場的淒慘下場,武安決定就是花費再多,也要建立騎兵。
練兵不是一日能成的,武安往後的日子裏就住在校場裏,和手下同吃同訓練,現在平民一般都是一天兩頓飯,早上的朝食和晚上的脯食,中午是不吃飯的。
武安為了讓士卒有強健的身體,不僅每日三餐,餐餐都有肉食,早晨每人還有一個雞蛋。
白天訓練時,設立獎懲製度,以一什為個體,根據訓練效果評定甲乙丙三級,獲得甲級的什為優秀,可以每人每頓多添加兩勺肉食;獲得乙級的什是良好,每人加一勺子肉食;獲得丙級的什是一般,不獎也不罰;至於剩下不合格的,懲罰他們用飯後打掃校場的衛生,並圍著校場跑五圈。
有了肉食的誘惑,士卒的積極性更高,沒人想落在後麵丟人,尤其是那些當過流民的,無家可歸的他們是挨過餓,受過苦的,眼睛發綠、手腳打擺子,挨餓的滋味是真不好受,沒人想再去過以前的日子,這裏雖然訓練的很辛苦,剛開始有人身體承受不住訓練強度,但都咬牙堅持下來,沒有一個人當逃兵,幾天後人人都能適應下來。
這裏頓頓有肉吃,就是他們鄉下的地主也不敢這樣奢侈,沒有傻的想離開。
再者就是為了家人孩子他們也要拚命好好幹,武安在招收他們時已經給過安家費用,並找了住處給其安置家人,每月的餉銀足夠士卒養活一家老小了。m.X520xs.Com
招收流民的高進早就告誡他們,進了校場所有偷奸耍滑的,一律趕出去,讓其自生自滅。而現在冬天來了,外麵上了凍,野外連野菜都沒有,樹根和草根也挖不動,一家人暴露荒野,隻能是死路一條。
晚上用飯休息前,武安讓各什什長帶領手下識字。
如今不識字的人太多了,武安規定每晚每人要識五個字,這樣每月就是一百五十字,六個月後就是九百字,這樣平常用來基本上足夠了。
為了提高積極性,武安規定所有新士卒在不耽誤訓練的情況下,每月多識規定一倍的字,獎勵一貫錢,依次遞加。
錢的魅力是無窮的,以後士卒的識字效率大增。
武安要求士卒識字,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能更容易的了解學習軍陣,而是想培養一批軍官出來,為以後所用。
閑暇時,武安就讓老兄弟多講些忠義之道,敘說一些古人知恩圖報的例子,潛移默化的要他們時刻想著武安對他們全家的恩德,活命之恩。
尤其是忠心,要一刻不能忘記,至於他們以後忠於的是誰,反正不是幾千裏外洛陽城內的柴皇帝,他又沒給士卒和家人一口飯、一塊肉吃。
……
時間很快過了一個月,新士卒無論是步軍還是馬軍,訓練的都像模像樣了,一發號令,士卒都能整體化一的做出正確的反應,武安瞧著有幾分後世閱兵的味道了,臉上的笑容一日的多其一日。
而整個月裏除了去密州運送一次錢財外,武安一次也沒有外出,而那次匆匆和雪娘見過一麵後,兩人除了書信來往,即使雙隔得不遠,仍然忍著沒有再見麵。
要說這裏最難受的就是武安了。
如今他販賣私鹽是日進鬥金,家裏還有三個千嬌百媚的小美人等著他,錢和女人都有了,他卻隻能和幾百個漢子待在一起,若不是他意誌堅定,怕是早呆在安樂窩裏不出來了,先享受當下,哪管其他?
武安是堅信先吃苦,才能享樂,雪娘也很理解他,就像他寫給她的詩表達的那樣。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您提供大神古代我是一個鹽販子的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