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蹴鞠中,古代蹴鞠的規則和後世不一樣,武安按照後世足球的規則組織蹴鞠。
結果隻要武安帶球前進,對方根本沒人敢阻攔,新的招收的士卒不了解情況,去攔截武安的帶球,結果兩人肩膀一碰,對方直接被撞著倒飛出去,有人自恃頗有氣力不服氣,結果無論是誰上去,都是一個結果,這時所有新士卒都服氣了,知道指揮使大人天人神力,往後再見武安衝過來,紛紛躲到一邊。
武安組織蹴鞠是不僅僅是為了鍛煉士卒體魄,還有寓軍事訓練於競技娛樂的意思,知曉和提高手下的運籌、指揮、戰術等軍事才能,如今他一進場,對方就亂作一團,這就違背了他的初衷。
從此以後,武安隻能眼巴巴的在場外觀看,不再親自下場了。
武安前世就喜愛踢球,在學校時還加入了足球隊,專職後衛,對於國足保持了很大的期待,隻是他們不給力,跟王小二過年一樣,是一年不如一年。
有人說自從高俅被宋徽宗看中棄球從政,當了高太尉後,咱們得足球事業就一直沒落下去了。
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而馬軍訓練場地這邊,眼見武安答應,眾人大喜,吳玉寶和張雍急忙回轉馬頭去騎射的地方清場,很快,正在練習騎射的士卒紛紛跑向一邊,遠遠的騎馬駐足,給武安留出很大的騎射空間。
武安取出鐵脊弓,大喝一聲,眼神銳利的目視前方,控馬朝騎射處衝去。
如今武安和棗紅馬早已培養出深厚的感情,雙方的配合也達到如火純情的地步,武安騎在馬上,飛快的朝前奔去,在離箭靶大約七十步外,取箭、拉弓、瞄準、放箭,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般利索,沒有一點拖泥帶水,武安射出一箭後並沒有停止,而是五個呼吸之內連射五箭,箭箭射透靶心,甚至三支鐵箭射破箭靶直接飛了出去。
射出五箭後,武安勒馬停住,後麵觀看的馬軍眾士卒驚呆了,靜悄悄的失聲了好一會兒,不知誰先發出一聲喝彩聲,眾馬軍才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吼叫聲,並紛紛騎馬跑向這邊來。
“指揮使威武——”
“指揮使威武——”
……
韓潮、吳玉寶、杜白、徐虎、張雍等人跑到箭靶那裏,看見靶心處兩支射透箭靶的鐵箭,獨留箭羽部分在這麵,雖然見過了多次,還是被武安的箭術折服咋舌不已。
武安看著眾馬軍看他崇拜火熱的眼神,飄飄然豪氣大升,怪不得後世那麼多人向往聚光燈下的生活,不僅僅是為了日賺幾爽緣故,其中精神享受是別的職業沒有的。
武安猛的舉起自己的鐵脊弓,炫耀著武力,眾人以更大的聲音喊叫著回應,最後連韓潮、吳玉寶、杜白、徐虎、張雍等人也圍上來興奮的大叫著。
一炷香的時間後,眾人的激動心情才平息下來,武安開始親自教授騎射的一些心得,其實武安講的跟徐虎徐教頭講的差不多,不過走了這次演武的光環,眾士卒都圍在武安身邊求教,武安耐著性子仔細一遍一遍的講解,直到正午休息時才脫身離去。
下午,武安又去了步軍的訓練場地。
步軍主要分長槍兵、長刀兵、刀盾手、樸刀兵、弓箭手和盾牌手,他們此時已經在演練陣法。
中國古代陣法博大精深,在西歐各國還在打群架式的互毆搏殺時,老祖宗已經演繹出各兵種精密配合的排兵布陣的大規模對抗,至於小日子過得很好的小矮子,兩個村子的人為了爭水械鬥,史書上都能重重寫上一筆“國戰”。
武安的步軍隻是在簡單訓練方陣、圓陣和長蛇陣三種陣法。
方陣進攻,圓陣防守,至於長蛇陣是為了行軍。
由於騎兵大規模的靈活運用,陣法不能擺的過於複雜,不然就失去了機動性,而過於複雜的陣法,臨陣時容易引發士卒間的混亂,變陣時間過長,更容易被對方趁機衝散。
所以陣法還是簡單點好,這三種常用的陣法足夠用了,後世陣法在蒙古騎兵和後金騎兵麵前失去效用,就證明了這一點。
武安滿意的看著各步軍士卒在請來的教頭號令指揮下,熟練的變換陣列,其實這裏隻要熟悉左右前後的方向辨別,訓練就很簡單了。
……
。您提供大神古代我是一個鹽販子的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