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州城、縣城(1 / 3)

隨著馬軍和步軍訓練軍事技能日益熟練,武安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這一日,又到了給東莞王府上供的日子,武安讓韓潮、武豐、吳玉寶等眾都頭繼續帶著士卒訓練,自己率領張暑和五十名親兵護送裝運銅錢的車輛去密州城。

輕車熟路的到了密州城外,離著周澄城外的宅子很遠,武安讓副都頭武漁帶著三十名親兵在附近等候,他帶著張暑和二十名親兵繼續護送車輛朝宅子趕去。

副都頭武漁年僅二十二歲,乃是武安的同族族侄,從一開始就跟著武安當鄉兵販私鹽,當日和侯家的爭鬥他也參加了,這次編練士卒做了馬軍的什長,武安見他平日訓練刻苦,學習上進,性子沉穩幹練,就提拔他當了親兵的副都頭,做了張暑的副手。

武安到了周澄的外宅,老都管依舊熱情的招呼了他,並帶他去見周澄周管事,張暑領著親兵留在這裏和周家的下人交接。

廳堂內,雙鬢半白的周澄熱情的讓武安坐下,言不必多禮,武安還是恭敬的行禮後才半坐在椅子上,然後做出一副低頭貼耳的聆聽狀。

周澄滿意的點頭笑道:“二郎呀,每次你都準時送到,大王很滿意,命老夫告訴你,往後你安心做事,大王對你很放心。”

武安忙站起來躬身道:“為大王效命是屬下的榮幸,大王如此體貼眷顧對我說話,屬下隻有誓死相報。”

“二郎還是這般忠心,很好。”

周澄告誡道:“往後切勿驕傲自滿,自以為是,保持初心。”

武安忙激動說道:“屬下草莽寒門,草芥一般的人物,能有今日全賴大王和大官人恩德所賜,唯有兢兢業業的效忠大王和大官人,豈敢有絲毫自大!”

周澄滿意的笑了笑,右手壓了壓,武安聽話的重新坐下,隻聽周澄問道:“聽說二郎如今做了縣裏鄉兵的副指揮?”

武安聞言心裏警覺起來,小心解釋道:“大官人明鑒,如今流民四起,四下不寧,往外運鹽的道路實在是不太平,幾次都遇到攔路打劫的,屬下就想做了縣裏的副指揮,訓練些鄉兵能用上,路上要他們護送也安全些。”

“這樣很好。”

武安原以為周澄發現些什麼,沒想到他笑道:“招收鄉兵做護衛很好,以前侯家幾兄弟淨招攬些遼東逃卒和亡命之徒,為非作歹,禍害百姓無數,搞得下麵縣鄉怨聲載道,這不是給王府和大王抹黑嗎?”

“二郎你就做的很好,從未聽說過在下麵做過惡行,欺壓過良善,也從未隨意插手縣裏的事,大王和老夫都很滿意。”

武安知道周澄出身普通,若不是他的娘親恰巧成了東莞王的奶娘,他絕不可能有今日。

武安派人仔細調查過周澄,他的為人還是很不錯的,這次更是說服一向吝嗇的東莞王帶頭捐納米糧賑濟州城外聚集的流民,因此裝作不好意思笑道:“大官人,屬下鄉下漁民出身,感同身受,如今受大官人提攜,稍有風光,豈能回過頭來欺負那些可憐人。”

周澄歎氣道:“像咱們不忘本的人太少了!”

武安用力點了幾下頭,一臉崇敬看著周澄道:“屬下年輕愚鈍,做事不及大官人萬一,以後還要多向大官人請教做人的道理。”

周澄看著武安一副崇拜的樣子,忍不住問道:“老夫記得,二郎生父已亡是吧,要不……”

武安心裏咯噔一下,玩球了,表演過度了,這是要想收他做義子的節奏?

前幾日自己還想收些孤兒做義子,不想還沒動作,自己倒快成別人的義兒了。

周澄要提出來,自己敢拒絕嗎?

他是答應呢?還是答應呢!

周澄卻突然好像想到什麼顧忌的事情,話並沒繼續說下去,讓心提到嗓子眼的武安鬆了一口氣,他可不想做任何人的幹兒子。

周澄最終還是歎了口氣,道:“此事以後再說吧。”

想到若是收下武安做義子,難免不會讓東莞王生疑,要是讓大王覺得他內外勾結武安,上下相蒙就不好了,他可是知道他服侍幾十年的主人是個什麼德行。

而且若是武安出了事,他就不好推脫卸責了,權衡利弊之下,一時的突發奇想還是作罷吧。

周澄又溫和的道:“二郎,你以後可要多來密州呀,咱們多親近親近。”

武安心裏暗喜,臉上失望的答應著,不過接下來武安明顯感覺周澄對武安的態度真誠了很多,和他說了許多以前來時沒說的話,兩人的關係倒是親近了不少。

從廳堂裏出來,武安偷偷的擦了一下眼角,徑直朝院外走去,唱戲唱的倒把自己給感動了,自己真是人才!想到這次和周澄的關係變得更好了,也算沒白費心機,不虛此行了。

看來以後這種忠義崇拜的話還要多說說,人是感性動物,不管自己心裏怎麼想,表麵上還是要多多裝裝樣子的,這樣是有好處的。

武安心態也慢慢發生變化,雖然心裏依然憋屈難受,但是為了美好未來還是要忍耐一下的,好在每個月隻見一次麵,就當麵對高中時的月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