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交換生這一俗爛倒頭主意的帝王確實是一個腦子抽筋的貨。
那時也算是華夏上升到高峰後盛極而衰的階段之一,皇帝麼正好是一個特別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的那麼一類人,整天想著怎麼提升自己的威望,隔三差五的弄出一堆新規定新政策。
偉大的三年一次的交換學生以顯示華夏國威的政策,就是自那時誕生的。
最開始頒布要求立即實施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大臣反對,無奈皇帝的思維太強大,一副不管你們怎麼說都無視你們的樣子,再加上前麵一任皇帝太兢兢業業、留下的底子太好,所以即使有禦史聯名上書請求皇帝三思,這事兒最終還是被惱羞成怒越頂越牛的帝王被批下來了。
而且還是立即執行,沒有緩衝的時間。
這一下子可把禮部主客清吏司的官員忙壞了,連帶著兵部的職方清吏司治下也忙了起來,還得時不時的去找軍部的實際掌權人聊天,真的是慘透了。
而西方帝國在接到這個消息以後,第一反應是這是不是弄錯了,第二反應就是高興——能不高興麼?前麵折損那麼多精英間諜也沒打探到華夏的任何軍事機密,一直被壓了一頭也沒辦法反抗;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光明正大去偷師去誘拐人才的機會,傻子才會放棄呢!
於是,華夏選的交流學校是以華夏第一校領頭的五個學校,西方帝國也選了五個,但那五個不是禮儀學校就是騎士學校,說出名是真的出名,但是重要程度,絕對是遠遠比不上華夏帝王選的那五所的。
這種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吃虧了,偏偏當時的帝王腦抽得厲害,反而認為西方帝國的實力大大不及華夏,宣揚了一番自己的功績之後就應下了。弄得下麵有心無力的臣子隻能幹瞪眼。
既然已經占了便宜,就不要想再有好事發生了。雖然有個別拎不清附和帝王的,華夏上下對於西方帝國的態度還是很統一的——那些個洋毛鬼子都不是好鳥,需小心防範!
在西方帝國來人之前,整個華夏就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整風運動,策劃者正是將來要繼承皇位的太子殿下。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位非常英明的太子殿下,西方帝國並沒有在皇帝抽風時期賺到好處,反而被抓住了幾個痛處。而太子殿下繼位以後,更是把老爹之前留下的種種陳弊全部去除,隻剩下交換生這一項沒有廢除。
理由很簡單,華夏未來的棟梁需要磨練,西方帝國正好可以充當這塊磨練的基石。
於是,這條規定就一直這樣保留了下來。
那時候華夏聯盟內部還不和諧穩定,那些歸順的其他國家的人也常常明麵上搞個遊行罷工暗地裏組織些破壞活動,西方帝國也不遑多讓的每隔幾天都要發生一起自殺式炸彈襲擊,兩個強大的國家基本上都不敢出主力把另一方滅掉,隻是用力整頓內亂。
後來內亂整頓好了,那些個歸順的也都服帖了,國家也變得越來越強盛了,始終比西方帝國力高一籌的華夏聯盟始終沒能真正下決定攻下西方帝國。
不僅僅在於那些異獸和凶狠的異種植物的威脅,還在於華夏不能確定出動多大的力量才能將對立的國家滅掉,若是代價大了,難免有些不值得。
就這樣耽擱了一代又一代,到了蕭穆這一代,依舊是僵持著。
在接到奧古斯都王子將提前到訪以便熟悉環境的訊息之後,李曦尚未來得及和蕭穆多說一句話,蕭穆便被蕭矍傳召前去囑咐事情,隻留李曦一個在那裏惡補接待禮節。
兩國地位相當,自然是由平輩出麵接待;對方出麵的是王子,他們這裏自然得是同在一輩的皇太孫和皇太孫妃。
皇室對於禮儀的要求一向嚴格,李曦在嫁入之前,就進行過些許的訓練,但那時什麼準備都是匆匆的,大家又都看他不起,禮儀這一項雖是找了專人給李曦輔導,但因為覺得他做不了多久的原因,實際上還是縮水了很多,隻求麵上好看罷了。
後來的一個月是新婚蜜月期,李曦即使有心托人輔導,也要有時間才行啊,所以這件事就這麼耽擱了下來。
直到出了接待這麼一件事關皇家尊嚴的一出,才又被提上了課程。
李曦不知道別人學禮儀的時候是什麼樣,他隻知道新派來的當過太子乳母的古代稱老嬤嬤現在叫老奶奶的前輩是在故意折騰他,總在雞蛋裏挑骨頭,罰這罰那。
身為晚輩,要尊重長輩;身為學生,要敬重老師;身為從平民升級上來的皇太孫妃,要感謝皇家的皇恩浩蕩;身為修真者,要好好修心,不能隨意生氣。李曦在心裏默念了一大堆,這才止住了往外冒火的欲-望。
蕭矍絕對是一個好丈夫,蕭逸的母親身子弱,每次給孩子哺完一次奶都要大汗淋漓,他就給孩子找了一個乳母;蕭逸的母親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和乳母親,防乳母防得厲害,還總借機整飭一番,他就任由她去。結果誰知道,這孩子最後還是和乳母親。
這大約是因為,那乳母在蕭逸身上投注的是沒有摻雜任何雜質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