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爺說一本八毛,肯定是虛高的,收破爛的收舊書,大概也都當廢紙收,就算有些提價,但也提不了太多。
在過去,四九城收破爛手裏都要拿一隻小鼓,人們直接稱呼他們為打鼓兒的,有軟鼓兒和硬鼓兒之分,這位大爺打的就是軟鼓兒,鼓聲聽著比較鬆,老一輩的人一聽這鼓聲就知道收破爛的來了。
而硬鼓兒的聲音比較實,敲出來是嘣嘣嘣,軟鼓兒敲出來是嘭嘭嘭,文字很難表述二者的區別,但聽絕對能夠聽出來。
打硬鼓兒的,本錢充足,收的東西就不是破爛了,他們主要收的是舊貨,很多古玩行鏟地皮的就潛伏在其中,以收舊貨為名收古董。
因為這個時期,民間文物交易尚未開放,隻能假借收舊貨為名。
我見大爺開出一個虛高的價格,心裏就很高興,他在提價說明想賣,隻是想要多掙一點,這世上大多數的局,都是利用人的貪念。
“大爺,要不……兩本一塊五給我?”我還要跟他繼續討價還價。
本來價錢對大爺已經很高了,如果太爽快的答應,他難免會起疑。
大爺生怕我反悔似的,忙道:“成,一塊五就一塊五,這兩大本夠您把家裏的窗戶都糊一遍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抱著兩本《永樂大典》迅速回去。
“你弄兩本書回來幹嘛?”小蠻姑奇怪的看著我。
“《永樂大典》。”我給小蠻姑看了一眼。
小蠻姑完全看不明白,估計她的文化水平有限,跟收破爛的大爺一樣,不知道《永樂大典》是何物。
我去北房找姚師爺。
姚師爺抽著煙杆,讓我把《永樂大典》放在桌上,伸手翻了翻,咧嘴一笑:“少爺,大開門啊,哈哈!”
“這書……很值錢嗎?”小蠻姑不懂文物,但她能夠聽懂一些行話,畢竟姚師爺沒瘋之前,不少行裏人到家拜訪,我和姚師爺也經常說,她知道大開門是什麼意思。
姚師爺意味深長的笑了笑:“這麼跟你說吧?這一本能換一套院子。”
“……”小蠻姑無聲的張開她那兩瓣紅唇,半天沒有合攏。
“其實,院子不值錢,《永樂大典》也不值錢,值錢的是知識。”姚師爺說。
小蠻姑說:“剛兒收破爛的那位爺也是倒黴催的,白白丟了兩套院子。”
“這也不能算是他丟的,因為本來就不是他的,他也是從別人手裏低價收來的。”
“這麼說來,他倒沒什麼損失,就是被他知道了之後,腸子會不會悔青了。”
我拿了兩本《永樂大典》過來,封麵右側有個小方格,寫著廿一侵,《永樂大典》的編排方式,用韻以統字,用字以係事,這兩本都是侵字韻,左邊的長形框寫著永樂大典四個大字,底下則是雙行小字,寫著卷數。
《永樂大典》共計22937卷,分裝成11095冊,光目錄就有60卷,總計3.7億字,當之無愧的百科全書。
我拿到的這兩冊的編號是卷之九千五百十六和卷之九千五百十七,打開一看,都是古代琴譜,我這人沒有什麼音樂細胞,有的也是音樂細菌,現代琴譜都玩不明白,何況古代琴譜,完全無法領會其中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