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炮擊(2 / 2)

第一,伏波軍的總體思路一貫是以打殲滅戰的方針。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為重,強調殲滅戰,不提倡擊潰戰。所以不能采取簡單的擊潰明軍,讓他們開溜到廣西各地。

第二,據城內情報人員傳回來的線報,明軍準備放火燒城。按預判,伏波軍一旦快速進城,知道城破在即的明軍勢必立刻縱火,很有可能隻會落得個與梧州城玉石俱焚的結局。

張大炮知道,元老院即大方又吝嗇。打仗建設的時候不惜一擲千金,但是到了打完仗之後搜集戰利品,那真是錙銖必較,有點出門沒撿到錢就算虧的意思。

要把梧州給打的稀巴爛,再死上上千百姓,這首長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了。和官府不同,首長第一個要的就是人。對元老院來說一座破城沒什麼要緊的,百姓才是最關鍵的“戰利品”。

所以張大炮的功勞隻能是“輔助”了。既然要佯攻,就要把佯攻做到份量十足,讓敵人誤以為佯攻的方向是主攻的方向――氣勢一定要大。

雖然是佯攻,張大炮還是打算給梧州城南牆開幾個口子,讓梧州守城的明軍日夜籠罩在伏波軍隨時進攻的恐懼當中。

所以張大炮絲毫沒有吝嗇炮彈,就讓聯勤嘮叨吧,老子可不打算給你們省炮彈。僅第一輪炮擊,就消耗掉了攻城炮兵營三分一的實心彈庫存。張大炮輕描淡寫地讓手下的後勤官回長洲島的第一旅聯勤總部討彈藥;聯勤部隊大吃一驚,撥了彈藥之後就去譯電處發了封電報去華南軍三水聯勤總部;洪璜楠接到電報之後,也是大吃一驚,這樣一打,不是幾天功夫就要把家底打光,不過歎了口氣之後,還是批了第一旅討要彈藥的要求,然後順手又發了封電報回臨高;等到這封電報傳達到炮彈廠的時候,工人們咬咬牙根,又繼續加班趕工去了,已經加班好幾個月,也不在乎再多幾個星期了。

任何城牆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那就是城門,城牆可以是由結實的夯土構築,城門卻隻能是木造的。麵對炮彈,木頭實在是不堪一擊,更別說是130mm大炮輕易就能擊穿艦船的炮彈了。

於是張大炮下令,三門130mm大炮分別瞄準德政門、南薰門和陽明門,其餘火炮集中火力配合,力求轟開城門。

頓時間,各式大炮又傾吐了火舌,將大大小小的實心彈狠狠地往三處城門砸,這些鑄鐵炮彈打在木製城門上,感覺就像打在薄紙上一般。陽明門最早被轟開,頓時煙塵滾滾,過了好一會,透過望遠鏡,張大炮才看到,陽明門內不是正常情況下通往城內的通道,而是,一道被轟的千瘡百孔的土堆。

德政門和南薰門相繼被轟開,不用看,張大炮都知道門內是什麼。

明軍堵門了。

堵門是彌補城門這個弱點的終極手段,但是這等於同時放棄了主動權,自古防禦方都很注重出城作戰的主動性,時不時的派軍出城進行騷擾,打亂和破壞攻城一方的作戰部屬。特別是明軍,尤其注重在守城時對城門口的爭奪。不但有條件的時候會在城門外設寨掩護城門,必要時還會組織小部隊從城門衝出去進行反衝擊,擾亂敵人的進攻。

一旦堵城門,那就等於是放棄了主動,完全是垂死掙紮了。

對於城門後臨時用磚木泥土堆砌起來的這些臨時性城牆,用130mm大炮轟塌它們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不過佯攻之所以為佯攻,就決定了那不是真正的進攻。張大炮估摸著,往梧州城牆上砸的實心彈已經足夠多了,再這樣高強度地轟下去,不用等到傍晚,庫存的所有實心炮彈就會被炮兵消耗一空。

張大炮下令,所有火炮停止轟擊城牆,炮手們清理炮膛。準備下一波的炮擊。

============================

下次很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308節

-------------------------------

臨高啟明的實體書第一卷現已開始接受預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

公眾號臨高啟明——

臨高啟明書迷根據地

吹牛者的消息版;

介紹梳理重要人物、事件信息;

展示臨高社區風采,優秀同人和資料作品巡展;

不定期組織元老們線上或線下的聚會;

Inaword,SenatusPopulusqueMagnus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