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炮手注意,炮彈準備!”哨子聲一起,炮排長就大聲向各個炮位的士兵大聲下達命令。
無論是加農炮還是迫擊炮的炮手,聽到炮彈準備的命令後,立即動手把裝著炮彈的彈藥箱一一開箱打開,把炮彈彈箱中略為拿起,把彈頭架在彈箱開口的一側邊緣上斜靠著,這樣將方便戰鬥時炮手取彈藥。
這個蘇軍騎兵連隊裝備的都是小口徑炮,其所使用的炮彈大多數是彈丸和藥筒結合成為一個整體的定裝式炮彈,發射藥量固定不變,發射時可一次裝入炮膛。如果是大口徑火炮所使用的炮彈,通常都會是分裝式及半定裝式炮彈,它們需要手動安裝發射裝藥,把彈頭、發射藥、藥筒、底火等組裝起來後才能使用,炮彈準備的時間將會更長(這比較複雜,以後描寫到遠程炮陣地的時候才具體來寫。),而現在隻需要把炮彈開箱後,按照殺傷彈、爆破彈、殺傷爆破彈、穿甲彈、照明彈、煙霧彈分類擺放就行了,純粹是體力活。當炮手舉抬炮彈可是個超累人的活,按照一個炮手保障一個基數60發的合格標準(大口徑炮彈減半),一場戰鬥下來你會累趴在地上不願意起來。
炮手在忙著開炮彈箱,而觀察手們也沒有閑著,紛紛拿起各自的望遠鏡,向山穀盤地及周圍仔細觀察。連隊的小口徑炮射程並不遠,無有預先派出前沿觀察手,也就是說隻有敵人的兵力進入到目視可見的戰場範圍時,才能有效發現敵人。
波波夫也拿起自己的軍用望遠鏡,加入到觀察山穀盤地情況的行列中去。由於所處高度的不同,在塔樓上了望的人要比在炮陣地上的人看得還要遠,塔樓上的人可以觀察到原來二排營地所在山坡頂上的情況,而波波夫隻能觀察到麵向山穀盤地一側的山坡情況。估計是德軍的那支山地步兵已經到達左翼的山坡,所以塔樓上了望的蘇軍士兵才會發出敵人來犯的警告。如果按照最大有效射程來算的話,連隊的這些小口徑炮也能打到那個山坡上去,不過作用也不會太大,一來炮的數量少,二來炮彈的威力不夠,三來炮彈的數量有限。還是等敵人出現在山穀中再打擊,才能發揮出這些小口徑炮的威力。
拿著望遠鏡對左翼的山坡觀察了一下,並沒有發現敵人衝下來,可能敵人還在山上集結。波波夫也就把注意力轉向其它方向上,主要向山穀盤地入口方向觀察。波波夫手上的是6x30軍用雙筒望遠鏡,刻有測距和測高分劃標誌,能讓使用者在觀察目標時,根據鏡上的分劃線,計算出目標的距離及高度仰角。一鏡在手,有經驗的士兵就能快速偵察分析出目標的一些基本參數。當然,就算沒有望遠鏡,接受過目測訓練的士兵,也能運用目測距離法及經驗,估算出目標的距離。
(有些讀者對於前麵的章節中,主角憑目測就能判斷敵人的大致距離,持懷疑態度,這是不了解目測距離的辦法才會懷疑的,當過兵的就知道一名有經驗的步兵,能比較準確地目測判斷500米以內目標同自己之間的距離,這並不是什麼難事,也是一種戰場上自保求生必須掌握的技能。情節需要的話,會在後文章節中詳細地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