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周六,
李強和李少坤約好了一起去清遠大酒店參加中醫協會組織的交流活動,
到了酒店門口,中醫協會的汪處長已經在門口等待,到不是專門等李強他們,而是人家在等每一位專家,
協會裏麵專家的分量比較重,反而是像汪處長這些管理人員地位不高,畢竟這些個專家你不知道人家認識哪位領導,
而且協會也離不開這些專家。
汪處長一看李強和李少坤,就趕忙熱情的打招呼,
“哎呀,這不是兩位專家嘛,歡迎兩位專家能夠賞光啊!”
李強和李少坤也連忙寒暄兩句,
“應該的,應該的,畢竟都是咱們協會的一份子嘛!”
“是啊,汪處長這麼早就在門口,真是辛苦了!”
完事,汪處長熱心的指導兩人簽到,
其實這些兩人都是熟門熟路,不過也不好打擊人家的人情。
交流會的流程很簡單,首先就是中醫協會的會長還有一些想要發言的常任理事,發言。
“中醫永遠是人類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類的發展史上,中醫有著彌足輕重的地位......醫療保健工作是醫療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中醫文化的核心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和價值取向,
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優良品質。
我們要增強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深入探討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體係的建設內容和方法,傳承創新!”
“……”
然後就是自由交流時間,偶爾有門路的患者也會找上門來,大家也都不拒絕,還能互相交流心得體會。
在後世中醫可以分作為傳承派和學院派,
學院派指的就是上正規醫科院校的這些人,傳承派指的則是師承傳承或者家族傳承,一般來說大多數的傳承派都是不怎麼瞧得上學院派的。
同樣,學院派也不怎麼瞧得上傳承派,兩者互相看不慣。
大多數情況,傳承派的中醫人學曆都不怎麼高,人的精力有限,小時候大多數精力學了醫,文化課往往就跟不上,考大學看的可都是文化課成績。
所以大部分學院派學曆高,頭銜高,看不起傳承派,認為這些人都是野路子。
而傳承派的也認為學曆派的人分散精力,沒有底蘊,博而不精,
後世咱們一般找的中醫大夫大部分都是學院派了,正兒八經的傳承派已經很少,即使有,大部分咱們普通老百姓也接觸不到。
不過現在的話,大部分還都是傳承派,還沒有學院派一說,
傳承派自古到今一直存在,具體發展到現在又分了傷寒派,補土派,滋陰派,寒涼派,溫補派,溫病學派,火神派等等各有各的擅長。
就像李少坤就是傷寒派的,他們尊張仲景傷寒之說,創立了六經辨證論治體係,即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並以此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
當然了中醫治病,殊途同歸,到了最高境界,也就不拘泥於哪個派別,李少坤的老師,李行正,李老最初也是傷寒派起家,但是他現在治病用藥已經不拘泥於傷寒,稱得上一代大家。
相比起來李少坤還是要差一些。
今天的交流協會也並沒有出現像李老一樣的國手級人物,畢竟到了他們那一步,都是非常繁忙負責最高領導層的保健任務,
而且這也隻是首都市中藥協會而已,來的大部分都是和李少坤差不多的,水平有,但是沒到最高。
李強這會兒正在和李少坤和溫病學派的崔少陽聊天,
其實主要是李少坤和崔少陽爭論,他們兩個學派相對論說爭議較多,隻聽李少坤說道:
“《難經》有雲:‘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
溫病也完全可以用仲景傷寒方來治療,如《傷寒論》中的白虎湯、承氣湯、黃連阿膠湯、竹葉石膏湯、麻杏石甘湯、葛根芩連湯等,都可以治療溫病。
所以說,溫病也屬傷寒,老崔你著相啦!”
崔少陽一聽大怒,
“你放屁,傷寒是寒邪,溫病為熱邪,這怎麼能混為一談呢,再說了,傷寒由肌表入,為橫傳,所以傷寒分六經。溫病由口鼻入,為豎傳,所以溫病分三焦,分明就是兩種不同的體係。”
接著崔少陽一扭頭看向李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