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夫,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李強聞言有點頭疼,每次都是這,也不知道兩個完全對立的人咋成好朋友的,
你說也怪了,倆人每次見麵都吵,但是越吵,反而感情越好,也是稀奇,
其實,按照李強的理解,廣義上傷寒是包括溫病的,隻不過它詳寒而略溫,治溫之法較少,且未成體係。
再加上過去有一些傷寒派的學藝不精,用寒涼之藥誤診溫病也不在少數。
所以兩派對立明顯,明清時期由甚。
但是兩者的理論依據皆源於《內經》,它們對傳染病的認識隻是方法上的不同,在理論上並無實質的差異。傷寒學派根據《內經》的三陰三陽理論,結合臨床經驗,而發展成為六經辨治體係,迄今依然有效地指導著臨床。
溫病學派則據《內經》三焦、衛氣營血學說,在總結傷寒學派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溫病三焦、衛氣營血辨治體係,
所以說兩派的指導思想一致,隻不過側重點不同,且正好揚長避短,
後世學院派基本上就是兩者兼修了,隻不過能夠運用自如,學精,學透的不多而已。
這些李強也解釋無數遍了,但是兩人還是誰也不服誰,正當李強不知道該如何勸說的時候,就聽有人喊他,
“小李啊,啥時候,沒事在給我老人家,鬆鬆筋骨啊!”
一聽這個喊聲,沒有回頭,李強就知道是王懷德,其他大夫沒有這麼喊他的,
別人都是喊他李專家或者李大夫,喊他小李的就這個獨一號,李強回頭一看,果然是王懷德,
“咋的,老王,你這肩膀有酸痛了?不能吧,我上次教給你的理筋八法你沒傳給你徒弟,讓他幫你按按?”
這是王懷德的老毛病了,年輕的時候學習正骨,發力不規範,再加上後期保養不規範,導致現在工作時間一長,肩膀就酸疼。
李強專門傳了他一手理筋八法,舒筋活絡,活血化瘀,對他的肩膀上酸疼很有療效,按理來說,不應該複發才對。喵喵尒説
“嗨,別提了,你教給我以後,我轉身就忘了!”
其實王懷德是不好意思把這個理筋八法傳給徒弟,他已經從李強這學了不少正骨的辦法,他本身就是幹正骨的,學習正骨還可以說是見獵起心,
在學習人家別的,多少有點不太好意思。
李強轉念一想,也明白了王懷德的意思,
“那行,回頭你到我們醫院我給你針灸一下吧,針灸好的快一些,本來我還想著你可以按摩慢慢恢複呢!”
王懷德一聽連連點頭,這樣最好不過,
“那成,等我有時間我就過去!”說完看向,李少坤和崔少陽,說道:
“怎麼,你們兩個又開始爭論起來啦?都多大歲數了,在人家小李麵前好意思嘛!”接著沒等兩人說什麼,就接著說道:
“行了,你倆別說了,那邊來了個病人,我過來就是告訴你們一聲,挺棘手的,走一起去看看,看看你們倆到那能說些什麼吧!”
這種交流會上來病患的事情不少,幾人也沒說別的,一起都走過去看看,
到了那一看,人還不少,軍總院的吳誌正正在號脈,李少坤交友畢竟廣泛,就衝旁邊的大夫低聲問道:
“什麼情況?”
那個大夫看了一眼李少坤,也低聲回應道:
“還能是什麼,胃癌晚期,西醫那邊已經被判死刑了,就來找中醫,真是的,這麼不是為難咱們嘛!”
也不怪人家這態度,西醫治不好,一般人家不會怪醫生,人家西醫的理由能給你一大堆,要是中醫治不好,都是怪你這醫生水平不行,
而且現在的患者都是西醫那邊不行了,才回來來中醫這想辦法,往往還就抱了那麼一點一線希望,要是你治療不好,把這一線希望撲滅了,肯定沒人給你好臉。
要是僥幸治好了,西醫大夫也都是認為你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對於癌症,雖然中醫裏麵沒有癌症的概念,但是對於這個疾病的發生,中醫有自己的見解,
中醫學認為,“氣”和“血”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礎。
中醫學裏的“氣”,既包含著身體內部運轉著的營養性精微物質,也指內髒器官的活動機能狀況。
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使“氣”或“血”出現了不正常狀況,即所謂“氣鬱結”或“血瘀滯”的時候,就會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