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等著的一眾人看到冷生他們平安歸家,也是放下了懸著的心。被文老夫人打包帶回去的東西,也讓一眾人開開心心的過了個肥年。

而遠在商隊的文老爺,接到家中傳來的書信,說是慧能大師的話應驗了,大少爺真的回家了。

聽到這個消息,得知大兒子自己找回家的文老爺,立刻放下了手裏的生意,著急忙慌的回家趕。

一天傍晚,天邊還掛著半邊殘陽,冬日的陽光半灑在歸家巷子的路上,冷生他們擔著輕飄飄擔子,踏著落日的餘暉歸家。

一行人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今天遇到的大主顧,還沒走到家門口,就瞧見大門外麵圍著一行人。

為首的男子騎在馬上,雖形容算不上整潔,但錦衣華服,讓人一眼就看出他身份不凡。

男人在看見冷生他們一行人走進巷子的時候,就望了過來,先是仔細打量的冷生他們一行人,在瞧見冷生時,那男人立刻踩著馬蹬下了馬,大跨步地朝冷生的方向走來。

冷生看著走到他身邊的中年男人,心裏也猜到了男人的身份,這位有可能就是文家現任的家主,也就是他的親生父親,文彥博。

這個人的名字,冷生是從安禮嘴裏聽說的,從文府回來後,安禮作為冷生的好朋友 專門找人打聽了文府的情況。

兩人四目相對,文老爺滿臉激動,他想開口說點什麼,但是對上冷生那如看待陌生人的眼神,他的心情也沉了下來。

看來兒子並不像他一樣,期待著這場認親啊。文彥博雖意識到冷生對他是排斥的,內心有點難過,但是他站在冷生的角度考慮了一下,便能理解了冷生的心情。

對於兒子而言,自己不過是陌生人而已,無論現在自己表現的如何激動,如何期待兒子的回歸,對兒子來說,自己不過是一個不熟悉的陌生人。

想明白這點後,文彥博立刻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情,對冷生開了口:“今天晚上回家吃飯吧。”

冷生剛想開口拒絕,就聽文彥博接著說:“回去吧,回去見見你祖母,我們一家人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聽到團圓飯這三個字,冷生拒絕的話也沒再說出口,隻點點頭。

放下擔子後,冷生就跟著文彥博回了文府,文家老夫人得了兒子身邊小廝的口信,知道冷生今天回家吃飯,一早就等在了文府大門口。

跟著文彥博一同回家的冷生看到在寒風中等待的老夫人時,心中沒有一絲觸動,那是假的。不過他麵上卻一絲也沒有表現出來。

進府之後,文彥博就說他要去梳洗一番就離開了文老夫人的院子,冷生這才知道這位自己名義上的父親,是在趕了幾天路回來後,第一時間去見了自己。

看著兒子輕快的背影,還有兒子臉上洋溢的喜色,壓在文老夫人心裏對兒子的擔憂,也消散不少。

自從鈺娘去世後,兒子臉上的笑容就越發少了,還一直用生意麻痹自己,她擔心兒子有天會撐不住,現在好了,大孫子回來了。

想到這文老夫人看向坐在下首的冷生,開口說:“孩子,我知道你現在心裏別扭,對我們也不熟悉,可是我們是血親,你手裏的繈褓也是證據,那是你娘親手繡的啊。”

冷生聽到文老夫人的話,內心並不平靜,他啞聲開口:“我娘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文老夫人聽到這話,又想起記憶中那個女子,溫婉大方,不似農家女。

其實一開始她並不喜歡這個兒媳婦的,她心中早有門當戶對的兒媳婦的人選,隻不過因兒子喜歡,就同意兒子迎進了門。

從文老夫人的講述中,冷生了解了他的母親,也豐滿了冷生的幻想,也側麵得知了自己父母對自己出生的期待。

了解完後,冷生又拋出了另一個話題,自己是怎麼丟的。

文老夫人聽到這話,輕輕歎了口氣,家門不幸啊。

“當年你父親的手下因為妻女被人挾持,夥同你那貪財的乳母,把你從府裏偷出去,交給了我們生意上的對手。

他們以你相要挾,逼迫你父親放下嶺南的生意,你父親同意了,可是在他們交還孩子時,卻還了一個冒牌貨。

他們說你被抱走的那天夜裏就發起了高燒,抱走你的人也沒有注意,當夜你沒挺過去,他們就把你給燒了埋了,我們還找到了你的骨灰。

你母親得知這消息後就病了,不過她為了你父親一直堅持,她害怕如果她也沒了,你父親會挺不住。又過了幾年,你娘的身子好些了,就有了你弟弟。

可是生產時難產,再加上當年你丟時的做月子落下的舊疾,看到你弟弟平安出生後,她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文老夫人緩緩道來,訴說著當年舊事,偶爾還會陷進回憶中。

冷生聽完老夫人的講述,提出了新的疑問:“既然當初已經認為我已經死了,那為何我來文府時,那門房會如此激動,認為我一定會回來。”

文老夫人聽到冷生這般詢問,又向冷生講述了另一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