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朱慈炤也算是攢了筆不小的家當。
還沒來得及出門。
迎頭碰上了三哥朱慈燦……也就是後世乾隆年間起兵造反的朱三太子……領著尚且年幼的五弟朱慈煥。
“三弟,你糊塗啊。”
“當朝令父皇下不來台,就算他想赦免你,也開不了尊口。”
“趕緊,放下東西,同我進宮向父皇賠罪……我同五弟一起向父皇求情。”
“那遼東一帶,危機萬分,根本不能去呐!”
且不論後世清朝造反的到底是朱三太子朱慈燦本人,還是有人假借名號來反清複明。
就目前來看,朱慈燦確實有人主之相。
既能看出崇禎是被沒腦子的朱慈炤給嗆住了,下不來台,而非真的要將朱慈炤發配遼東就藩。
也能為了兄弟情義,領著五弟一塊向崇禎求情。
重情重義,有勇有謀。
這實屬難得。
見朱慈燦滿臉真誠的焦急,朱慈炤內心有些感動。
他能看得出,與太子相比,朱慈燦是真心實意想幫自己。
“三哥,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隻是,無需勞駕你與五弟向父皇求情了。”
“我原本就打定主意,準備去遼東就藩。”
真心換真心,誠意對誠意。
既然朱慈煥對自己一片赤誠,朱慈炤也將部分真實的內心話托盤而出。
“糊塗啊,你這不是胡鬧嘛。”
“遼東一帶,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大明皇朝中央權威,在那兒已經靠不住了。”
“你若是貿然前往,那完全就是以身試險,不拿自己性命當回事。”
確實。
如今的遼東。
曾經的官府勢力、盤踞的地方豪強、外來的後金政權,早已經交織在一起,危險萬分。
加上落草為寇的山賊,揭竿而起的流民,沿海劫掠的賊寇。
可謂是混亂無比、危險萬分。
“三哥,如今的遼東確實各方勢力交織角力……稱之為旋渦亂流湧動的深海也不為過。”
“但,相比於暗流湧動的北平相比,混亂的遼東,反而是能讓我大顯身手的舞台。”
“文鬥、人玩人、勾心鬥角,我不是朝堂上的那幫奸臣的對手……但,在兵荒馬亂的遼東,對我而言,反是天高海闊、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
或許是出於感動。
朱慈炤此時所說的話,反而比在朝堂上更為透徹、明白。
“若是我說,放我去遼東,我能保證三年蕩敵、五年平遼、七年可為我大明訓練出十萬甲士、積攢百萬黃金、千萬糧草呢?”
啥?
這話直接將朱慈燦給鎮住了。
三年蕩敵?
五年平遼?
七年可有十萬甲士…百萬黃金…千萬糧草??
這話說的,比大明戰神袁承煥那句“單騎出閱關內外……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還要狂妄。
袁承煥好歹還表明態度,聲稱需要足夠的錢糧,才能夠守住山海關。
跟自家這位四弟朱慈炤相比,袁承煥簡直就堪稱謙遜守禮的儒家模範生了。
“四弟,你最近沒吃錯什麼藥吧?”
“還是說,巡狩時腦袋撞傷了?”.伍2⓪.С○м҈
“該不會是對抗後金騎兵時,殺敵太多,見血過甚太過亢奮了?”
“說的都是些什麼胡話?”
。您提供大神米缸大人的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朱慈炤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