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石遇到了王遇仙。

一個抱打不平。

一個愛管閑事。

這明顯就是一個惹麻煩的邂逅。

邂逅很突然,麻煩來的也快。

麻煩已經來了。

一個壯漢,一道拳風。

直揍王小石。

壯漢赤裸著上身,外衣綁在粗闊的腰上,肩膀寬闊,胸脯橫闊,刷漆似的闊眉,核桃似的闊眼,四方的闊口。

特別是碗口闊的拳頭,凜凜生風。

王小石這再躲不開,就有大麻煩了。

他身子一矮,讓過一拳。

壯漢左膝蓋前頂,頂撞王小石麵門。

王小石雙臂護頭,膝蓋紮紮實實的頂在前臂上。

王小石整個人被頂起,浮在空中,借勢把力卸走。

壯漢略微有點吃驚,自己全力膝擊竟然沒有讓對方造成傷害,快起右腳側邊踢,直掃對手脖子。

王小石左臂一格,被掃到臂膀上,再次借勢卸勁側掠出去。

壯漢大步流星追上,雙拳一輪急攻連打。

拳拳利落,迅捷,力猛。

王小石右手五指做箭,射出五縷箭風。

五指如箭,箭似流星。

傷心小箭。

一逝即滅。

“噗噗噗噗噗”喵喵尒説

五箭皆中。

壯漢完全閃不開,躲不掉。

他的反應其實很快,這點一旁觀戰的湯小圓已看出端倪。這名壯漢所有的動作沒有招式,路數,功法。

他隻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強的力量去擊打對手,動作即簡單,且暴力。怎麼順手就怎麼打,如何方便就如何攻。

這是一種有效的打法。

很自由的技術。

隻追求速度,力量,效率。

不過湯小圓沒有幫手,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幫。王小石可以應付,還是輕鬆的那種。再說兩個打一個,王小石不答應,自己也不屑這樣。

所以湯小圓隻觀戰。

一旁的王遇仙呢?

她想幫,可幫不上。

一切都發生的太突兀,打鬥也很突發,結束的更突然。

壯漢雙膝,雙肘,肚臍被箭風射中。立馬失了力,像堵牆一樣的坍倒,動彈不得。

王小石其實手下留了情,未施箭勁,隻托箭風,也避開了要害,隻打關節部位。

王小石的功夫沒有荒廢,一直在勤奮練習。

習劍,練刀。

所有的事不去練就會停滯不前,會退步,甚至是荒廢。書法家要臨池,唱戲的要吊嗓,樂器師要操琴,士兵每天要演練,一個俠客當然也要練武。

王小石也愛練武,但不是武癡。他學武是為了可以保護自己,家人,朋友以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悟性很高,學得很快,也很好。“天衣居士”許笑一開始並不好看他。因為王小石太善良溫厚,缺少那股狠勁。很多絕世高手都有那種狠,狠了就有殺氣。大多數時候殺氣可以把武功揮發的淋漓盡致,完全的發揮出來。

許笑一還是收了王小石為徒,唯一的徒弟。

因為這個孩子好玩,淳良,天真。許笑一喜歡他,這個孩子也給他帶來了歡樂,確實當初收徒也是自己一直就很孤獨,連個說話的人都很少。所以許笑一對王小石的武學成就沒報太高期望。

天衣居士錯了,他一生很少錯,在這個孩子身上確實錯了。

王小石不但練成了,還練出了自己的風格,並超越了天衣居士,在武功上完全的超越了。

他練成了“仁劍”,“仁刀”,也證明了自己是個練武奇才。

王小石沒有放下功夫,勤練。練武可以讓自己忘掉很多事,煩心事。

還有傷心事。

可不論如何都忘不掉,所以他開始練“傷心小箭”。這是他師叔的畢生心血,臨死前交給他的,並囑咐道這是一門正道功夫。學好它,去除暴安良,匡扶正義。

王小石的“傷心小箭”還不成熟,畢竟沒有“山字經”,“忍辱神功”達不到元十三限的高度。他把箭訣融彙到了指法裏,一種新的指法,不同於白愁飛的“驚神指”。

他經常想到白愁飛,白愁飛是他的朋友,兄弟,敵人,仇人。他們一起醉倒街頭,一起歡歌笑語,一起落魄流浪,一起並肩作戰,一起功成名就,一起兄弟反目,一起自相殘殺。

王小石對白愁飛的情感很複雜。

人本來就很複雜,感情就會複雜。

他每每想起白愁飛就難受,傷心。也許這就是他把“傷心小箭”化成指法的緣故。

傷心的箭,傷心的人,傷心的往事。

“你幹什麼呀,你怎麼可以殺人”

一聲嗔怒聲,把王小石嚇了一跳。

隻見王遇仙飛奔到那壯漢身前,蹲下抱著那壯漢的頭急呼:哥,哥,你沒事吧,你別死啊!死了你妹妹以後誰來照顧,我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怎麼辦?別死,別死,別丟下我……嗚嗚嗚……

“痛痛痛,別搖了,別搖了,我沒死也給你搖死了”

王遇仙見壯漢沒事頓時破涕為笑,忙扶起他來。

王小石懵了,徹底懵了,這個壯漢竟然是這女子的哥哥。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王遇仙怒氣衝衝過來,纖手一指道:好你個王小石,以強欺弱,還自稱是大俠,我呸呸呸,簡直是土匪,連土匪都不如,惡心……真惡心!

王小石更懵了,啞口無語。

“妹妹,妹妹,他沒有殺我的意思,避開了我的要害,也沒下黑手”

王遇仙瞪了王小石一眼,忙回身到哥哥身邊。

王小石看了看湯小圓,湯小圓雙手一攤,表示你自己惹得事我沒辦法。

那壯漢揉著肚子,走到王小石跟前抱拳道:小妹失禮,望王少俠見諒,你就是京城那個極負盛名的王小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