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嫻的子侄這一代,也逐步由孩童時期走上成年。

薑小二薑毓盛同學目前好似還未找到自己合適的能幹的活計,但不代表這人沒有優點。

好比,薑毓盛平日跟他爹薑老二一般,在家不大愛說話,但他是個運動能力一流的,遊泳跑步爬樹,沒一個他不擅長的。

另則,他還特別有孩子緣,不說自家年紀小的弟弟,村裏的孩子們最喜歡他了,哪怕他基本不怎麼愛搭理他們,可,他每次出門身後都會跟著一群孩子,誰讓他遊泳爬樹,總是顯得姿勢特別的灑脫優美,在孩子們心中,可不就有了崇拜的對象?

因此,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孩子王,雖然是“被動”的那種。

薑小二和薑小大就完全不一樣了,身為薑二伯父一房的長孫,薑二伯父倒是佛的很,除了對於孫子不擅長醫術這事有些失望,倒是不像薑大伯父那般的焦慮,薑二伯母更是如此,好似薑家二房一脈相承的淡然。

許是受這個因素影響,加上啥事兒都有個長兄又小大人般力求完美的薑小大頂在前麵,他全身上下都洋溢著一種悠然的氣質。

說的難聽點,就是不知進取,說的好聽點,那就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豁達了。

薑老四之所以突然發問薑小二,也是希望他的那份悠然能撫平一下薑小大的焦慮緊繃。

暗地裏,莫說是他了,幾乎全家都是很希望這兩孩子能中和一下的。

小大太懂事,聰明也純良,但把自己逼得太緊了,他總是標榜自己是最大的那個,所以得懂事,得帶弟弟們,還不能讓家裏的人失望,可世上哪兒有什麼十全十美。

若是總是這般,遲早有一天非得把自己逼壞了。

就像這一次,所有人都看出來了,小大並不想走舉薦的路子上大學,可大約是怕長輩失望,硬生生的憋著忍著,不敢說出口。

小二嘛,則太悠然,平日裏這也不急,那也不急,有吃有喝就樂嗬嗬的,其他的啥也不怎麼在意。

可是,這般也不好,旁的人要是別的活計幹不了回來種田也沒啥,可小二自小種田也不行。

他長得瘦瘦高高的,脖子長腿細,看他揮鋤頭,薑老四都怕他割了自己的腳脖子,那一驚一驚的勁兒,預計若是真讓他回來種田,許是他還沒殘,其他薑家人被他嚇的估計都得短命了。

不過,他這個問題還可以慢慢琢磨,小大的問題得先解決,畢竟長幼有序,事有輕重緩急,有問題也得排隊解決不是嘛?

果然,薑小二連想都不用想,毫不猶豫道:

“說啊,大奶奶每次都假裝打人,一點也不疼,而且咱們吃嘛嘛香,大奶奶麵上裝凶,實際上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任何長輩看到自家孫兒吃的多吃的飽,都是高興的吧。

他似乎略一思考了一下:

“最多念叨一下爸、三叔還有四叔你,暗自再嘮叨一下小姑姑。”畢竟,這四個大人,一個是始作俑者,三人是幫凶。

“不過,莫說你們幾個肯定不在意,就是小姑姑,更沒放心上,所以,這事也沒有對任何人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關鍵是我們自己吃的很開心啊,為什麼不能說?”

既沒有對別人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有利了自己,這其實就是一件好事兒。

再說了,大奶奶哪裏那麼可怕,她明明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嘛。

薑小二雖然悠然,目前看來好像有點幹啥啥不行的意思,但,他腦子也很好使。

一聽四叔問他話呢,夜色之下,四叔為了給他暗示,那眼睛都眨的要抽筋了,就怕他看不到一樣,他哪兒能不知道呢?

不就是大哥最近繃的太緊了嗎?在他看來,大哥就是太較真了,若是換他,這都不是事兒。

退一萬步講,便是這事兒,真的可能惹家人生氣,但他認為自己這麼做沒什麼問題,他也會去做,至於家人不同意,他背後討好或者撒嬌說服都可以。

這不,勉強初中畢業,他就不讀了,倒是大爺爺他們不大樂意,還是想讓他去讀書試試,可他自己知道自己不是那塊讀書的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