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我二叔天下第一(1 / 2)

聽完劉鬥的自我介紹,於禁雖然沒有全信,但卻也信了十之七八。

其一,這人與劉備相貌酷似,肯定是劉備的血脈無疑。

第二,此人腰間佩劍絕對是價值不菲的寶劍,足見其身份尊貴。

第三,關家這座牢獄,可不是什麼人都能隨便進入的,自己被關進來一個多月,除了關羽的子女與南郡太守糜芳分別來過一趟,再也沒有人能踏入一步,由此可見這劉鬥所言基本是真。

“原來是長公子,倒是禁失敬了。”

於禁作揖施禮,心中暗自思忖,這位劉公子來看自己有何用意?

想要籠絡自己?

抑或是單純的來看看自己?喵喵尒説

甚至是來羞辱自己的?

但不管劉鬥所為何來,於禁都覺得自己應該少言寡語,靜觀其變,免得又像當初投降關羽那般受到羞辱。

“文則將軍不必多禮,鬥今日此來,隻為一睹將軍的風采。”

劉鬥也不急著表明自己的心意,今天來見於禁隻求先混個臉熟,慢慢揣摩他的心態,判斷此人是否能夠為我所用,他的投降是真心實意還是別有所謀?

畢竟利用於禁約束俘虜的魏卒共扛吳軍是把雙刃劍,風險巨大,但收益同樣巨大!

如果於禁能夠死心塌地的降漢,並成功約束三萬魏軍為我所用,等到嚴顏、張翼率領的援軍抵達,不要說守住江陵這座堅城,甚至能夠敞開城門,和吳軍列陣廝殺。

就算吳軍方麵有呂蒙、甘寧、陸遜、蔣欽、淩統、周泰等人,但孫權的副作用至少能把呂蒙抵消掉吧?

而本方這邊有張飛、於禁、鄧艾、張翼、嚴顏、關索,再加上擁有先知優勢的自己,似乎並不遜色孫吳。

但如果於禁是假投降,突然臨陣倒戈,率領魏軍與吳軍裏應外合,那江陵城就徹底涼涼了。

故此,不到萬不得已,劉鬥不想兵行險招。

利用於禁控製俘虜的魏軍抵禦吳軍,這是最後的一步險棋,隻能在江陵陷入絕境的時候才能祭出,劉鬥暫時不會冒這個險。

聽了劉鬥的誇讚,於禁露出慚愧之色,搖頭苦笑:“敗軍之將,階下之囚,豈敢當此謬讚?公子折煞於禁也。”

“哎……文則將軍此言差矣!”

劉鬥一臉誠懇的否定了於禁的話,“勝敗乃兵家常事,豈因一戰而論英雄?章邯不敵項藉,誰人曾罵章邯無能?霸王垓下兵敗,自刎烏江,又有誰敢蔑視霸王不懂用兵?”

聽了劉鬥的話,於禁心中不由得一暖,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悲愴之情。

自從八月份遭到關羽俘虜,一個半月了,總算有人能夠慰籍自己這顆千瘡百孔的心靈。

於禁也想過以死明誌,但覺得如果投降被拒後再赴死,那就更加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所以他渴盼著關羽能給自己一個機會,讓他於禁重新證明自己。

劉鬥繼續道:“兵不厭詐,詭計百出,除了將領自身的能力之外,還與天時地利人和有關。”

“公子所言……極是。”

於禁對劉鬥的話深表讚成,自己就是因為不熟悉襄樊的地形,首先吃了地利的虧。

繼而天降暴雨,自己又吃了天時的虧。

龐德不買自己這個主將的賬,處處和自己作對,於是又吃了人和的虧。

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這才被關雲長水淹七軍,全軍覆沒。

成王敗寇,於禁也承認關羽的能力遠在自己之上,他看的更全麵,謀劃更周到,所以自己輸得心服口服。

但於禁不承認自己弱,兵敗被俘,那是因為關羽太強!

就八月份那個環境與氣候,不要說自己打不過關羽,就算換了徐晃、張遼、張郃、樂進來統領三軍,都免不了一樣的下場。

於禁麵部的表情變化並沒有逃過劉鬥的眼睛,笑著問道:“文則將軍以為我二叔用兵如何?”

於禁喟歎一聲,悵然道:“君侯用兵如神,算無遺策,古之韓信、項羽,也不過如此。”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