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王胡(3 / 3)

這也讓楊明越發好奇,鄭玄是如何做到的。

在不其山求學的第八日,鄭玄終於準備要在書院進行授課。

楊明也即將迎來他學習鄭學的第一課。

此次授課是麵向所有弟子。

與大儒而言,弟子均有入室弟子與普通弟子之分。

入室弟子不僅能時常得到與大儒私下交流、論經之機會。

例如古文經大儒、鄭玄之師馬融,隻授課於入室弟子,然後再由入室弟子教授普通弟子。

鄭玄昔日便是因此求學三年不得見馬融一麵。

也因此,鄭玄授課,大多麵向所有弟子。

他授課時往往大門敞開,其內弟子滿座,門外窗外也都站滿弟子,場景頗為壯觀。

這一日,他從廬中出來,準備往書屋去。

時不時有弟子與他拱手行禮。

雖是初來求學,但當初田埂行師禮,他便成了鄭玄的入室弟子。

孫乾此時也回了不其山,見到楊明後與他並肩而行。

一番交流,楊明得知孫乾此前是去東萊黃縣救災。

“如今東萊先起了疫,北海怕也難以幸免。”孫乾滿是感慨。

東漢時尚無瘟疫一詞,疫便是瘟疫。

因餓死的屍體無人處理,就如楊明初來北海時所見那般,便會起疫。

楊明聞言也是一陣唏噓。

三國小冰河時期,這個前世他所研究過的內容。

它的伊始,還要追溯到王莽新政,那時氣候開始轉冷轉幹燥,暴雨開始集中,水災、旱災、雪災、冰雹,接踵而至。

漢代以農耕為主,對頻繁的天災毫無抵抗之力,百姓無以為繼,便接連爆發了赤眉、綠林起義。

到東漢建國,這樣的氣候仍未得到緩解,尤其是進入桓帝之後,情況比昔日王莽新政時更為惡劣。

他穿越那麼多年,每年也是天災不斷。

天災尚且如此,更別提有趙延之流的人禍,此時的百姓,最是困苦。

他們正說話間,前方忽然一陣吵鬧。

兩人循聲走了過去。

人群之中,有一小孩正被一弟子拎著手。

周圍弟子指指點點,他卻一直低著頭。

“何事喧嘩?”孫乾開口問道。

孫乾也是入室弟子,且求學多年,頗有威望。

他這一開口,眾人便安靜下來,讓出一條道來,馬上也有弟子上前彙報。

原來是這小孩想從山口混入書院,被守在那裏的弟子逮個正著。

“這黃口小兒屢教不改,每次夫子授課,他都來義舍混吃食。”弟子氣憤道。

孫乾聞言教育道:“愛人者,人恒愛之,此為童子,與他吃食又如何?”

說完,他還不由歎了口氣,當是又想到如今東萊之疫,不知有多少小孩像眼前童子一樣。

書院自是無力救助更多人,但也不至於連一童子都不能救。

“他是胡人。”那弟子開口回道。

孫乾愣了一下,周圍也是議論聲再起。

“我並非來此混吃,我為求學而來!”就在這時,那小孩終於抬起頭來,氣鼓鼓地說道。

楊明看到此人時卻愣了一下。

這不是那日張遼在巷子裏救了的王胡?

。您提供大神肉末大茄子的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