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寧充分體驗她的高中生活的同時,外交部的不少人也開始逐漸發覺,徐景明的“小錦囊”好像越來越少地出現在他們眼前了。
於是有些人開始對曇花一現的唐寧表示嗤之以鼻,他們覺得唐寧不過是徐景明推出來嘩眾取寵的罷了。
也有些人覺得惋惜,猜測唐寧可能隻是三分鍾熱度,又是一個傷仲永罷了。
隻是外交部一顆有可能正冉冉升起的新星,還沒散發出多大的光亮就安然退場了,多少有些可惜。
徐景明麵對這些已經傳到了自己耳朵裏的流言蜚語,沒有第一時間反駁,而是選擇詢問唐寧的意見。
唐寧隻是擰眉思索了一會兒,便斬釘截鐵地開口道:“那就先不要管它吧。”
“一點都不回應嗎?”徐景明有些不太讚同。
畢竟在外交部工作了這麼多年,知道沉默的態度,在外人看來就是一種默認。
“師父,這些傳言對於我來說,根本就無關痛癢,隻要我能做出來一些成果,表現出應有的實力,這些流言蜚語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唐寧的語氣帶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讓徐景明不禁好奇起來。
“你接下來想幹些啥?和師父說說唄。”
“也沒啥。”唐寧撓了撓後腦勺,輕飄飄的說了一句,“就是想再寫篇論文。”
“什麼?還想寫論文?”
徐景明驚得聲音猛的高了起來,把正在書房另一頭畫畫的唐婷和周念珍師徒倆都驚了一跳,惹的周念珍直接朝他飛了個眼神刀。
徐景明嘿嘿地笑著告罪,然後便趕緊問起來唐寧準備寫哪方麵的論文,現在都有哪些準備?還要看什麼書?
徹底把那些小小的傳言給拋到了腦後。
不過雖然徐景明不搭理這些流言蜚語,但卻傳到了部長的耳朵裏,甚至還在某次會後朝徐景明詢問了情況。
但徐景明隻是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沒有回應。
部長從徐景明這份微笑裏,讀出了一種不同尋常中的自信。
也是,身為唐寧的師父,徐景明理應比其他人更清楚唐寧的所作所為。
於是部長便不再過問,隻是在心中拭目以待。
等待唐寧的下一個驚喜。
直到唐寧在上高二之前的那個暑假,徐景明帶著一摞厚厚的期刊邁進了外交部的辦公室,逢人就要送一本。
接過去的人拿到手裏一看,嗬,好家夥,又是一本SCI類的期刊。
這時,外交部的眾人才想起來那個被他們忽視了已久的小家夥。
小錦囊的又一篇SCI就這麼橫空出世了!
外交部又一次陷入了對唐寧的震驚之中。
還有不少等著寫篇論文來評職稱的人都對唐寧狠狠的羨慕住了。
但凡他們能有唐寧寫論文時一半的效率,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摳破頭皮也寫不出來幾個字啊!
而在這篇論文出現之後,徐景明才開始解釋唐寧沉寂下來的原因。
“阿寧畢竟還是個學生,要以學業為重,更何況還是在學業繁忙的高中階段。”
“不過唐寧依舊懷抱著對國際關係和事務的極大熱情,在努力進行著高中知識學習的同時,還不忘初心,進行著這方麵嗯學時學習......”
一番帶著些徐景明個人情緒的解釋之後,外交部的同僚們哪裏還不明白這時徐景明這個老頭正陰陽怪氣他們呐。
而不少本就看好唐寧的人也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