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炎黃世界(2 / 2)

在這個世界尤其如此。

哪怕是現代社會,很多人苦了累了一輩子,誰不知道讀書是出人頭地的機會?

可他們寧肯去搬磚頭踩縫紉機,逃學都要出去打工。

如果你非把一本書放他們麵前讓他去讀,他們可能把頭發抓禿了也看不進去一個字,反而心底對你恨之入骨。

這就是沒有讀書的天賦。

亦沒有讀書所需要的定力。

十年寒窗無人問,並不是說笑的,在古代尤其如此。

讀書首要就是靜心,耐得住寂寞。

所有大學有言: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方可能有所得。

沒有這些過程,哪有可能輕易領悟到文字中的真意,從而踏進儒道的大門?

而這個世界,擁有天賦的,總是極少數的那一部份人。

大多數,反而是那些讀不進去書,或者沒有機會讀書的人。

所以儒道向來艱難,人員稀少。

除非開啟全民教育,但是在物質生活極度貧瘠的古代,活著才是第一要素,讀書是有錢有權人,才有資格去追求的事。

寒門,指的可不是貧民,而是勢力較低的門第。

所以寒門是有可能出士子,但貧民,卻份屬奢望。

因此,當山河淪陷,北地化為妖魔圈養的食林,儒門士子不敵,紛紛南逃的時候,剩餘的人才那麼絕望。

他們沒有習得文字,他們沒有家族庇護,他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等待死亡,像食物一樣被妖胡吃掉,仿佛就是他們唯一的宿命。

可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出現了。

他就像一束光,一輪熊熊燃燒的烈日,拋出棄儒從武的論調,號召世人,斬妖除魔,取其精血,修煉肉身,以殺止殺,才迎來如此多人的支持與追隨。

隻要肯吃苦,肯拚命就能學習的武道,在生存的危機下,誰會害怕後退?

武道一旦興起,就勢成潦原,不可阻擋。

所以武道盛盛如烈日,照亮了北地黑暗的天空,而儒道由此式微,隻保留在了那群怯懦後退的儒林中人身上。

儒盛在南,武起於北,文武對峙,南北分裂!

誰也不能說誰更加高明,但是文道比起武道,入門更加艱難,卻是不爭的事實。

隻不過對於顧謹言而言,出身就在大儒的他,好似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武道,是不可能的。

大儒修習武道的,隻有凡夫力士,進不去大儒朝堂,武將地位極低。

所以,除非顧謹言想改換門庭,直接叛逃到大武,否則儒道,便是必修之路。

不過還好,這一點對於別人,或許很難,但對於他,問題倒是應該不大。

畢竟,雖然這一世他一文不明,但前世好歹也是一個三流大學生,縱使隻是一個三流野雞大學,但掌握的知識,已超越這世間絕大部份人。

僅僅隻是識文斷字,感應文氣,應該問題不大。

最重要的是……

顧謹言還有一個這個世界所有人都不可能有的一個優勢……

他腦海中,珍藏有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大學,被老師教授不斷灌輸,不斷強迫記下的大量詩詞歌賦。

而這些詩詞歌賦,因為有晉以來,曆史全被更改,一篇都沒有出現過。m.X520xs.Com

“李太白、杜工部、柳河東、白樂天、辛稼軒、蘇東坡……”

“中華文化燦爛文明,存在我的腦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顧謹言也不是那麼拘泥的人,該用則用。

或許對於這個世界的人而言,顧謹言存不存在不重要。

但是如果沒有李太白、杜工部、柳河東、白樂天……

這個世界該有多麼寂寞?無趣?

那或許,才是最大的遺憾吧。

所以,顧謹言不介意偶爾抄寫出一兩首千古名篇。

當然,他也不會主動去做這些事。

目前首要,並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生存下去,才是第一難題。

睜開眼打量了一下四周,這個房子很小,隻夠一人居住。

房內一貧如洗,除了一榻一幾,一個有些破敗的廚房,便幾乎沒有任何添置物品了。

“看起來,這具原身的出身不是很好,哎,開局一間破瓦房,我要如何完成從平民到儒道士子的轉變?”

“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就更奢望了。”

“不是,我要如何才能填飽自己穿越以來的第一次餓肚子?”

正遐思無限的顧謹言,肚子中無情的傳來了“咕咕咕咕……”叫的聲音。

。您提供大神衣冠勝雪的儒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