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節 山海兩路(1 / 3)

無論是明還是清,都深知鄭氏集團的力量來源是海貿上的巨額收益。打擊鄭氏集團的一個主要措施就是在封鎖大陸貨物出口上下功夫,尤其是鄭芝龍降清被殺之後,滿清實施強力的禁海措施,對鄭成功進行貿易封鎖,實施禁海,“片板不許下海”,禁止商品出口,但是鄭成功依托台灣和金廈兩地依然能夠源源不斷的從大陸獲得海外貿易用的大量商品。這都仰仗於鄭氏集團在大陸設立的商業-情報網絡,也就是所謂的山海兩路五商五行體係。

這個體係的運作是非常成功的,不僅源源不斷的為鄭氏集團提供大陸上的各種商品貨源,還為鄭成功在大陸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情報和後勤上的支援。1659年鄭軍進攻鎮江,鄭氏集團的商人事先大量糴米存儲在江口的金山寺內,待到鄭軍船隻一到即能就地供給軍糧。鄭成功部將黃梧叛降滿清,才把這個體係檢舉出來,不過整個順治年間,才破獲了十二起所謂的鄭氏奸細案,而且多數語甚不詳,牽涉的人員也不過五六人而已。顯然對這個體係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害。

鄭成功的這個體係,是以山路經營商業,海路經營物資配送。每一路各有五家商行分別負責,互不聯係。

現在江山和司凱德等人要建立的體製基本上就是模仿其運作方式。

山路負責穿越集團的的大陸貿易和采購物資。五商按照“金木水火土”為代號。萬有領“金”字號;“木”字號留給潤世堂係統,餘下的待用。

廣州的幾家紫字號的企業以及雷州的華南糖業,情報局和殖民貿易部認為它們對穿越集團過於重要,最好還是暫時保持原樣。

海路則成立五行,經營貨物人口運輸、客棧,兼營金融。相當於物流金融服務業。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號。其中“仁”字號為起威鏢局係統,“義”字號為德隆銀行係統。

山海兩路五商五行均采用垂直管理,彼此之間隻發生商業聯係,不發生情報聯係。彼此行動互相保密。除了少數關鍵性人物之外,大多數店鋪裏任用的夥計和掌櫃是不知道自己的秘密使命的。

五商五行以搜集當地的公開情報為主,同時負責後勤、交通和通訊聯絡方麵的支援。

在山海兩路人馬之外,是直屬於對外情報局係統的“黑龍會”體係。這個體係全部由情報人員組成,他們以偵察網的模式在重要地點進行布局偵查。這些人員將會使用各種身份進行掩護,包括地主、小販、小商人、夥計、和尚、道士之類。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占山為王或者組建鄉勇的模式來經營小規模地方武裝作為未來的大陸武裝工作隊。

黑龍會和山海兩路之間不發生橫向聯係,主要以搞危險性較大的非法活動為主,執行臥底、滲透和策反類工作黑龍會成員不得在山海兩路店鋪內任職,以免事敗被捕牽連,需要對方配合行動或者支援的時候,必須出示專用的信物或者有密碼信件的指示。

在大陸大規模建立商業網絡是一件大規模的投資項目。這一項目不僅投資大,而且投入人員也相當大,在元老院三讀的時候引起了較大的爭議,為此舉行了一次聽證會。

會議上,財金、貿易和工業部門的人員各自闡述了目前的狀況和麵臨的問題。

目前臨高的工業、民政、基礎建設上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擴充產能和增加人口的行為大大刺激了進口。而臨高本土的原材料自給率又非常的低。結果就是臨高的對外貿易依賴程度在不斷加深。臨高的財金部門終於開始遇到一個難題:外彙匱乏。

所謂外彙當然是這個時空使用最為廣泛的硬通貨:白銀。

不斷擴大的工礦企業、行政機構、軍隊警察雇用了大量的人員,龐大的行政費開支加上工業投資,使得財金委的實物白銀儲備到1630年的四月已經下降到接近警戒線的水準。

如果從賬麵數字來看,臨高的貿易一直處於出超的地位,白銀儲備的數目也堪稱綽綽有餘,但是大部分儲備隻是在廣州站的應收賬目上,同樣廣州站在進口物資的應付欄目下的負債數目也為數不少。如果不是五月端午的第一次收賬日將近,而穿越集團到夏季結束的白銀儲備狀況就會變得很難看。

而雷州這個穿越集團最大的白銀來源地,不僅不能貢獻財源,還要大量的財政投入。華南糖業公司依托雷州糖業公會,正在當地組織“糖業組合”,類似日本的“農合”體係。采取統一供應種、肥、農藥;統一種植指導,統一收購的模式;這個體係中最關鍵的就是向農家提供大量的小額低息貸款,使得其免受當地鄉村高利貸的控製。這個體係目前隻在徐聞開展,但是需要投入的資本至少在五萬兩以上,加上到秋天還要投入二三十萬兩銀子的收購款才能滿足收購需求。這使得下半年財政形勢變得很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