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三節 (三)(1 / 2)

王七索在旁說道:“首長們現在攤子大了,要管得事情多,哪還樣樣都顧得過來。就說兄弟我吧,最近還給拉去當樂工吹笛子,每天站崗放哨不算,還要去排練!聽說都是為那個什麼的‘文化祭’預備的。聽幾個首長說,元老院可重視這事情了,好多元老都上體育館去視察,連文主席都去檢查工作了。”

“也不知道首長弄這些花花泡泡的東西幹啥?能吃嗎?能打仗?聽說都是芳草地的學生仔在搞,幾個念書的小白臉小丫頭,能弄出啥玩意來?偏偏首長們還對他們特別偏心!”被王七索的話一勾,有人立刻發了牢騷。

“這你就不懂了,這些孩子都是首長們的‘天子門生’,將來都是要當大官兒的。我們這樣的泥腿子大頭兵能他們比?”黃洋喝了幾杯酒滿麵紅光,他是黃安德出了五服的堂兄弟,也是登州鎮出身。到了臨高之後進了國家警察,分在芳草地學園當請願警。

由於元老院屬於半戰時狀態,保衛工作任務很重,不能僅僅依靠半脫產的民兵,所以國家警察引入了請願警製度。所謂請願警,即由相關的學校、企業、團體因為需要向政府警政部門申請,得到許可後,由警務機關派出或者自己組建的,在特定範圍執勤之警戒人員,經費由申請部門承擔。大致類似於另一個時空的經濟警察和保安。在元老院治下,這一警察部門為國家警察的正式編製人員,由國家警察負責招募、訓練和派出,相關的人事和執勤費用由使用警察的各部門自行承擔。

芳草地的學生在臨高是相當神秘的存在,他們很少上街,而每次出現在公眾麵前總是鶴立雞群,不論男女,都穿著整潔漂亮的製服,尤其是女孩子,更是奪人眼球的存在。完全是最時髦的“澳洲式樣”。

“你在芳草地當警察,見多識廣,那學校到底怎麼樣?”黃熊因為要做爸爸了,自然對孩子的學校十分關心。

“芳草地這學校,那是沒說得!裏麵跟花園似得,連草都長得整整齊齊,”黃洋喝多了幾杯,炫耀的情緒大幅度上漲,“見聞”這東西永遠是酒桌上的主要話題,早年出個國回來,非得把日本廁所裏的馬桶蓋都得說到才算完事,“那房子,那家具――雖說是集體宿舍,可比黃大哥你這房子漂亮多了……”

“別淨說沒用的,撿要緊的說!”

“別急,待我慢慢說來,”黃洋吃了口菜,“裏麵的吃穿用度,這個我就不細說了,別說咱們這些新來得趕不上,就是老歸化民,我看也差得遠了――雞鴨魚肉天天吃,頓頓吃。還有那種腥哩吧唧的牛奶喝,你可別嫌棄,這東西除了首長們之外,全臨高可就他們有得吃!”

黃洋的話在酒桌上引起一陣小小的豔羨,黃洋很喜歡這樣的效果,接著吹噓道:“就說這衣服吧,不是細棉布,就是進口的西洋人的呢子和細麻布:有裙子,有褂子,還有帽子,夏天是一套,春秋天又是一套,冬天還有鬥篷……”

鄭月娥端來一大盆熱乎乎胡辣湯,放下道:“讀書人吃得好穿得好有什麼奇怪的,就是大明的窮秀才也有塊冷豬肉領呢。”

“那是,那是。我又沒說不行。”黃洋趕忙說道。“再說了,芳草地的學生可不是啥窮秀才,都是元老手把手教出來的,天子門生!”

“那就是元老院的國子監嘍。”有人略知大明的文章製度的,賣弄道。

“國子監的出來不過當個小官兒罷了。”黃熊當過朝廷武將,對官製了更多些,“芳草地應該算是翰林院吧――天子門生。”

“還是黃熊大哥知道的多,”黃洋恭維道,接著又故作神秘道,“再說了,你們知道誰和他們一塊念書?”

“誰?”

“元老的少爺小姐!”

桌上眾人都來了興趣。自然了,首長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登島幾年,也知道生活秘書就是首長的通房丫環。但是元老的孩子們,卻極少有人能看到。他們幾乎從不出現在公眾場合。

即使王七索這樣的警備營人員,也很少能看到元老的孩子,警備營雖然承擔大量的警備內衛任務,但是在元老私人生活的方麵的警衛都是由警備營裏的護衛連負責的,裏麵的士兵經過精挑細選的。像王七索這樣服役期限不長,又無家眷的士兵根本不會被選拔進去。

“來,快講講吧。”有人趕緊給他斟滿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