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節 不想當秘書的張允冪(2 / 2)

不過一路上劉翔也發現這丫頭居然對服裝設計挺有興趣,學校裏教學用的一些紙樣款式她已經裁剪得精熟,自己還能用素描圖畫幾個自己設計的樣板,雖然中山裝的上半身+深衣下擺之類詭異的設計讓劉翔完全莫名其妙,但不妨礙劉翔支持她繼續發展這一愛好,在香港的時候緊急發信臨高申購了一台試驗款的腳踏式縫紉機,又給幾個帶服裝設計天賦的和幾個漢服黨元老寫信要求他們支援一些紙樣、教材、設計圖之類的,這些東西在進了廣州後一個星期就陸續到位了,現在郭熙兒每天都在劉翔的官邸裏搞自己的服裝設計、剪裁,忙得不亦樂乎。

劉翔的思路不知道怎麼又岔到了郭熙兒身上,然後自然而然地又跳轉到了那青春生澀的美妙……嗯,趕緊把思路扯回來。劉翔在座位上扭動了一下,把身子更靠近桌子邊了一些,一臉嚴肅地敲了敲自己的腦門,沉吟了一聲“這個嘛……”,然後從右手抽屜裏拿出了一個牛皮紙的文件袋,遞給了張允冪。

“倒是有一個工作,不過要先提交政務院那邊,通過了才能搭班子,你先看看。”劉翔想了想又說:“而且,按組織原則來說,我現在隻能讓你‘主要負責’某一方麵的工作,不能調你到某個部門去,你一定要去也得走組織處的流程才行。”

張允冪來了個大小眼式的揚眉不屑,不知道是不是在打心底裏反對官僚主義作風。伸手接過了劉翔遞過來的文件袋,張允冪就掃到了文件袋上的題目《關於在廣州開辦幹部培訓機構的建議》。

“你知道,我們現在的幹部隊伍總體偏緊,大部分現在身居中級以上的幹部都在擔當著與他們能力不相稱的工作,即使這樣,這種不合格的幹部還很匱乏。”劉翔說道,“這種不合格,即體現在專業能力上,也體現在政治思想上。你這些天大概也見識了這批人的報告。”

張允冪點頭表示同意。

“而我們現在,更是亟需補充更多的基層公務員,這些人都得從本地招考。這些人和咱們帶來的幹部還不一樣――我們的影響力在這裏是有限的,傳播的信息是變形的,所以招募進來的,必然是深受舊思想舊觀念浸染的一批人。”

在海南的時候,“大政方針”一向有元老們把控,甚至很多具體事務都由元老們親力親為,歸化民幹部除了因為感恩、上進等個人因素跟著幹以外,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幹”、“這麼幹是為什麼”並沒有太多的理解。具體來說,所有歸化民幹部基本上對於“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個根本問題是缺乏認識的。

三農幹部也許知道自己要把自己管的那片地建設成宣傳畫上的一樣,工廠的歸化民幹部也許知道生產目標一類的指令計劃,懂一些技術;但他們很少有人能說出為什麼要給他們下達這樣的生產任務、做出這樣的產業安排――他們缺乏對整個澳宋、對整個工業化建設的認知。這在澳宋力量蝸居在海南時並不明顯,因為一切都有元老院指揮,歸化民幹部隻需要按著指揮棒走就可以了。不明白的問題,元老隨時可以解答――各行各業幾乎都有元老在第一線指導和參與工作。

而到了廣東,極度缺乏的幹部數量不僅要求所有人必須一專多能,同時為了保證海南島作為世界唯一的工業化區域能持續穩定輸出產能、發展科技而不得不把絕大多數有能力指導工業化建設、指導國家建設的元老們留在海南島,而新解放的廣南東路盡管人口、麵積都遠超海南島,卻隻能零零散散聚集起三十多個元老,加上在香港工作的元老,也不到四五十人。(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臨高啟明的文德嗣蕭子山